呂后眉頭緊皺,這叫斷章取義?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後):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難道這次又是李二來陷害趙匡胤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就對某人的人品產生了極度的質疑!”
…………
李世民心中一驚。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怎麼可能?”
“我可是在陳通的空間裡面找到的資料。”
“這怎麼可能會錯呢?”
“我怎麼斷章取義了?”
…………
曹操,劉邦,劉備等人都死死的盯著聊天群,他們都要看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人妻之友:
“難道這還能斷章取義嗎?”
“這怎麼斷章呢?”
……………………
陳通呵呵一笑,他也是佩服死這些選取資料的人。
陳通:
“這根本就是半句話呀!
你是不是發現,古人經常不會說前半句話?
那就是因為,如果一句完整的話放在那裡,意思就會截然相反。
而這句話的原文是什麼呢?
【上(宋太祖)因謂(趙)普日:“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這是什麼意思呢?
宋太宗當時給趙普說了這麼一段話。
說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這些軍閥們殘暴無比,百姓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水深火熱。
因此,趙匡胤決定選擇文臣百餘人,用他們來代替藩鎮的軍閥,治理地方,結束這種亂象。
但趙匡胤對這些文臣們放心嗎?
一點都不放心。
趙匡胤覺得他們也不是啥好人。
但是,趙匡胤就給趙普打了一個比方,就說這些文臣就算是全部貪汙受賄,全部變成人渣。
但他們禍害百姓的程度加起來也可能比不上一個軍閥。
宋太祖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這種話的呢?
這明顯是人家君臣對策!
人家在商議家國大事,人家在分析利弊。
宋太祖的意思不要太明顯,他就是覺得,藩鎮割據帶給百姓們的災難太深了,
而選用文官治理地方,雖然也會存在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