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自己窮的去要飯,要來的飯還要給大臣吃。
最可笑的是,人家大臣們都比李隆基有錢。
而李世民此刻也相當無奈,他其實也是這種情況,那些門閥們可比他這個皇帝有錢多了。
不過他好的一點就是,他才沒有蠢到把自己的錢分給比自己有錢的人。
他現在看到李隆基,就感覺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
………………
李隆基此刻真是要罵娘了,他覺得陳通就是自己的剋星,宇文融這種小人物,你都能知道?
你一天真是不幹正事呀!
我都快忘了宇文融是誰了。
不過他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逃戶有這麼多,尤其不能承認這麼多人都去種地了,如果承認這些的話,那他李隆基豈不成了地主家的傻兒子?
地給別人種了,竟然還收不上租子!
天底下,沒有比這更蠢的事了吧。
長生殿主李三郎:
“你們的演算法就有問題,李隆基時期的逃戶雖然很多,但誰說這些人口都是去種地的?”
“人家明明去從事手工業,去經商了,這才帶動了大唐經濟的繁榮。”
“這後人不是已經說明的很清楚了嗎?”
………………
陳通呵呵一笑,簡直佩服李老三的智商,2700萬人從商?
你以為這是現代社會嗎?
陳通:
“你可別扯淡了,唐朝時期,全國1/3的人口跑去經商?
你覺得可能嗎?
別說是在以農為本的古代,你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你覺得這種比例得經濟發展到何種程度,才會出現這樣的社會分工?
就是在工業發達,商業發達的現代,也才在十幾年前,形成了這樣的社會分工。
這才會出現1/3的人脫離了農業戶口,從而從事工業,商業和其他產業。
你竟然給我說在唐朝時期,全國竟然有1/3的人口跑去從事工業和商業?
你怕不是讓唐朝,提前進行工業革命了吧!?
不不不,僅僅功業革命還不夠,你這得要進行資訊革命啊。”
………………
皇帝們此刻都是滿眼的鄙夷,這是在糊弄誰呢?
古代所謂的商業發達,那也只是相對發達,其大頭還主要是放在農業上。
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人口脫離土地呢?
這完全就是扯淡呀。
以農為本,這是瞎說的嗎?
人妻之友:
“李老三,你真是要把自己的智商往地上使勁摩擦呀!”
“你在這裡面能糊弄得了誰?”
“你真當我們跟你一樣瞎嗎?”
………………
李隆基被懟得無話可說,這裡可都是皇帝,誰不清楚古代的社會結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