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想到一個主意。”
“噢,什麼主意?”
“江帆名下的酒業公司,如今不是很火爆嗎,我們可以找人打假,只要有證據證明,這酒業的酒是假的,那麼江帆酒業公司,就是欺騙廣大消費群體。”
“嗯,這注意不錯,你去安排吧。”林正平聽到兒子的話,微微點頭。
打假:偽劣商品生產者、銷售者以非法牟利為目的,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是制販假行為。
打假是一項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全社會都應該參與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打假主要表現為上面打假、消費者打假、職業打假和企業打假。
打假是伴隨制販假而生的。
制販假的存在,源於“暴利誘使,法制漏洞,政府無為,企業乏力,消費者趨向”五方面原因。
制販假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於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消費者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和對假冒偽劣的識別能力;聯合一切社會力量對制販假者予以嚴厲打擊。
如今,假貨越做越真,有的包裝精良,外觀與真貨幾無差別,執法人員中雖有專家,但有時也拿不準孰真孰假。
企業對自己的產品最清楚,他們到場往往能提高效率。
質監、工S部門稱,沒有企業協同,打假的難度會更大。
打假本是上面職能部門的分內之事,企業打假是不得已而為之,屬於逼上梁山。
企業除了要對付造假者之外,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職能部門周旋。
不僅如此,各企業在打假過程中態度迥異,對比非常強烈。
對國內廠家,如果產品被假冒,最怕媒體曝光;而國外企業則相反,大多對此鎮定自若。
為何會有如此差別?一家汽車太陽膜生產商的說法是“對產品的自信”,另外該公司投入打假的預算屬特批,即使利潤下降了也不會隨便動,這樣可以保證打假的計劃性、延續性。
而多數國內廠家認為自己暫時還沒這個“資本”。
林安樂認識一些打假的人,只要找人去打假,證明江帆名下酒業的酒水,是騙人的,那麼一切就好辦了。
而在網路上最活躍的一人,名叫白星海,網路暱稱是白星。
而白星這人,年齡三十多歲,身高一米六八左右,雖然不高,不錯此人確有些壯實。
白星海有過打假的經驗,而且在他手中打假的案例,有三十多個,基本每個打假,都成功過,所以這也讓他在網路上說起話來,可信度陡然提高了一兩倍。
而現在,白星海是一位自媒體人,在多家平臺都是大V級別的人物,擁有著上百萬的粉絲。
他的主題簡單的說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假”。
他都打哪方面的假呢?
一個是超市的假煙、假酒、假食品,假貨等等,只要是有假貨的嫌疑,他都會去調查一番。
一線查實,直接就買一堆回去,向有關部門提供證據,索賠,一賠十倍!
另一個就是“虛假廣告”了。
如果一件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具有毀天滅地、長生不老的功效,那很容易就會成為他的目標。
一旦經過孔浩的多方查證,發現這產品根本就沒廣告上吹得那麼好,那發售產品的公司可就慘啦。
白星海能成為打假人,自然是有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