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徵稅與否:年終獎金可以費用科目出帳,公司不扣營利事業所得稅;而分紅系盈餘分配,一般均須先扣除營利事業所得稅後再行分配。
第二計算基礎:年終獎金通常是以若干個月的底薪計算,公司可按月提撥準備,不論公司年度盈餘多寡,員工年終獎金均予發放,對員工而言,相當於是一筆固定收入。
而分紅則就年度盈餘按員工的職位、工作績效、年資……等多項基準,作為計算依據,多賺多分,少賺少分,不賺不分。
第三發放時間:年終獎金一般均在春節前發放,也有在年度中分次發放;而分紅則因企業多數採用歷年制,待公司年度決算、會計師查帳,再經董事會決定,分紅時間總在春節以後。
生產獎金與分紅亦不相同:所謂生產獎金係指企業中的從業人員,因工作效率提升,達成預定產量,改進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或增進服務效能等方面。
有顯著成就或重大改進,而使企業獲致預計外的利益,基於利益共享,激勵勞動效率的原則,於預計外的利益中,提撥若干作為生產獎金。
由此觀之,生產獎金雖與分紅均可使員工增加收入,惟前者系依員工工作業績,給予個人或團體在工作上的獎勵,並無普遍性,而分紅則為企業盈餘的分配,凡屬該企業的員工,均可享受。
所謂入股,又稱股票持有或員工持股,即員工成為所服務企業的股東。員工入股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別。
狹義的員工入股係指公司為使員工取得所屬公司股票而提供各種便利制度。
廣義的員工入股,則為員工持有公司的股票系公司依獎勵、斡旋、援助等方法,做為推進公司的方針或政策的總稱。
入股意即:“僱主協助被僱人取得本事業單位發行的部分股權,縮短僱主與被僱人間對立的距離。”
“員工以自己的資財,依計劃可選擇購置服務公司發行的新股(即現金增資股),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服務公司上市股票,這就是入股”。
另丁幼泉先生則認為入股係指“勞工以其所獲得的紅利或平時儲蓄存款,購入企業單位的股票,使勞工與企業單位發生休慼與共的關係”。
不過這是裡面也包括員工,而龍雲心並不是他們公司的員工,所以她會是第一種入股方式。
“江先生,難道武出五億,入股你們公司,你不答應嗎?”龍雲心笑吟吟的說道。
“龍小姐,你出這個多錢,是想當我們部落格公司,第一大股東吧?”
“在這裡說聲抱歉,第一大股東,有人了,所以龍小姐想當第一大股東的想法,沒法子了。”
“噢,這麼快嗎?難道是你女朋友,要入股你們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
“龍小姐真聰明,我確實打算讓我女朋友,成為我們公司的股東。”
“既然你女朋友,要成為你們公司的大股東,那麼我就沒法子了,第二個股東,就讓我來當吧。”
“這到沒問題。”
“江先生,最近聽說,也在開始收購了不少林氏產業的公司,想必也賺了不少錢吧,以江先生如今的身份,只怕是我們這邊,最有錢的首富了。”
“額,應該吧,不過我這人很低調,當不當首富,沒必要,而且這個排名,有什麼意義呢。”
江帆搖頭一笑,首富這個地位,對他來說,根本沒有意義。
而且這個頭銜,按在他身上,也頗有壓力。
他可不想太出名了,不然走到那,都有什麼狗仔隊跟著。
“江先生,你還低調啊?你要是低調,那麼我們這邊,都沒有低調的人了。”
龍雲心在電話裡,噗呲一笑。
江帆低調過嗎?在她的認知裡,江帆走到哪裡,哪裡都會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