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省,中巴友誼醫院施工現場、</br>這是華夏在【經濟走廊】決策下針對當地民眾的又一項援建專案,同時援建的還有一個海水淡化廠,目的是為了生活在瓜達爾地區的居民提供生活便利和保障,亦是想要加強雙邊關係。</br>“大傻春,你在幹什麼!”</br>喧囂的工地內,機器的轟鳴聲和工人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雜的景象,坐在副駕上的夸父一眼就看到了路旁穿著全套防爆服,拿著掃描器正在不斷探尋著什麼東西的蚩尤。</br>“閉上你的臭嘴,來了就趕緊去領東西幹活”</br>對於這位叛逆的下屬,蚩尤已經連說都懶得說了,跟開車的張良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給兩人指了指前方的某個臨時工棚。</br>前幾天一輛載滿華夏派駐瓜達爾港的工程師車輛遭遇了恐怖襲擊,好在巴基斯坦派出的安全護衛部隊反應及時,雙方在短時間內爆發了激烈的交火,武裝分子一死三傷,萬幸的是,工程師們沒有出事。</br>但對方揚言要繼續針對援建專案發動襲擊,根據抓到的那幾個俘虜交代,下一次的襲擊地點就是這處醫院。</br>即便巴基斯坦增加了護衛人數,加強了安保措施,但大使館那邊還是不太放心,這才找到了蚩尤,希望他們能幫幫忙。</br>“既然是定點襲擊,路邊IED的機率不大,遠不如突襲來的直接”</br>停好車之後,張良一邊往建築走一邊掃視著四周環境,隨便派兩個瘋子拿槍過來掃射一波效果是一樣的,甚至會更好一些。</br>那幫人主要目的是阻止地區快速發展,免得沒人跟他們繼續玩命,恐嚇的意味要大於實際。</br>“本地的情報官正在追查那些人,在這之前,能做什麼就做些什麼吧,萬一對面真埋了IED呢”</br>迎出來的屏翳隨口解釋兩句,他剛剛完成今天自己區域的排查工作,才準備休息一會,兩人就趕過來了。</br>“知道是哪個組織嗎?”</br>“還能是誰,俾路支武裝唄,在這裡最敵視我們的就是這幫傢伙了”</br>閒聊間,三人穿過那兩名荷槍實彈、神情嚴肅的守衛,踏進了這座被當作華夏有關人員暫時棲息地的建築物裡面。</br>一進入其中,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簡簡單單擺放著的幾張床鋪,以及胡亂堆放在牆角處的一個個巨大無比的箱子,除此之外,整個房間顯得空蕩蕩的,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連最基本的生活設施都難以尋覓到蹤影,條件算是相當簡陋了。</br>“我們倆負責哪?”</br>夸父對於住宿環境無所謂,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行,如果實在沒有,露天他也能接受,主打一個好養活……</br>“打住,這是你們小組的任務,我只是過來溜達的”</br>張良連忙開口,他可不想穿著厚重的防爆服去掃街,死沉不說,那種悶熱感一般人就受不了。</br>“行行行,我的任務區域在哪?”</br>夸父翻了個白眼,說好的同甘苦、共患難呢!</br>“醫院內部交給了蚩尤,外部這條街道由我負責,你去這邊吧”</br>屏翳在地圖上畫了個圈,他的判斷跟張良一樣,IED襲擊的機率不大,但來都來了,在情報傳過來之前,就當找點事做打發時間了。</br>“裝備呢?”</br>“箱子裡邊有”</br>“啥時候開始”</br>“你還歇一歇咋地?當然是現在就開始了,去吧騷年,我看好你”</br>張良拍了拍夸父的肩膀,自己則是隨意找了個空床位躺了下去,就那麼愜意的看著不斷抱怨的某人往身上套防爆服,接著不情不願的走了出去。</br>“你也別看熱鬧,去周邊轉轉,怎麼說都是我們自己的專案和同胞”</br>屏翳踢了踢張良搭在床板上的腿,還挺會找地方,這個床位是通風最好的位置了。</br>“知道,我剛才調戲傻子呢”</br>張良坐了起來,伸了個懶腰,邁步走出房間,先在工地上溜達了一圈,隨後才走向外面稀稀拉拉的居民區。</br>瓜達爾地區本是一片略顯荒涼的土地,人口稀少,建築也顯得十分老舊,居民們的生活水平與貧民窟相差無幾,貧困和艱苦是他們生活的常態。</br>簡陋而破舊的房屋,街道狹窄而崎嶇,人們的生活簡單而樸素,靠著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孩子們在塵土飛揚的空地上玩耍,這是他們唯一的娛樂活動了。</br>直到華夏要在這裡開建港口訊息傳出,瓜達爾地區總算迎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而隨著港口的建設和發展,新的機遇和活力逐漸注入這片土地。</br>建築工人和工程師們湧入,帶來了現代化的建築和設施,新的道路、橋樑和港口設施逐漸崛起,改變了這片地區的面貌。</br>居民們的生活也開始發生變化,就業機會增加,人們的收入逐漸提高,新的商店和市場開業,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孩子們有了更好的教育條件,未來也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br>“等到醫院和淨水廠建成,這裡的人應該才算是有了一定的生活條件”</br>看著那些衣衫襤褸的普通人,張良心裡一嘆,巴基斯坦真的是太窮了,當年修建喀喇崑崙公路時,本來說好是各自建設自己境內的一邊,可等華夏的400公里修完,巴基斯坦那邊居然一動沒動……</br>後來基本全靠華夏幫忙,這才打通了一條讓巴基斯坦經濟騰飛的公路,使得雙方的貨物可以直達對方境內,加快了貿易頻率和體量,不然這邊估計更窮。</br>甚至上次印巴戰爭期間,巴基斯坦也是靠著喀喇崑崙公路為前線部隊輸送物資和補給,所以說要想富,先修路絕對沒錯。</br>張良就那麼走著,直至將周邊的路況熟悉之後,繼續往外溜達,期間也有一些孩子上前祈禱,但都被他冷漠的拒絕了。</br>不是他冷血,而是這種事真沒法幫,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再說他身上帶的那點東西也根本不夠這幫小傢伙分,萬一有人沒分到,整不好還容易釀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