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各個神色不滿。
何毓嗤之以鼻,真不知道他有什麼好嘚瑟的,說得好像名牌大學出來的學生以後就能有多前途似錦、養尊處優似的。Q大畢業的學生還回家種田養雞呢!
想到這裡,何毓看了楚珩一眼:讓你爭氣點,好好的B大不去上非要來S大!
楚珩白了他一眼:關你屁事!你不也在S大!
秦守看了楚珩一眼,在心裡無奈地唏噓一番,這是一個不公平而又殘酷的世界,外人向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當你站在被別人仰望的高度時,別人才會稀罕你,那段無人問津的心酸過程也會被別人加以讚揚,哪怕是不堪回首的不磊落過程也可能因你的成功而被別人自動忽略。這就是所謂的“過程不能代表結果,而結果卻能主宰過程。”
論優秀,秦守自認為他是遠遠不及楚珩的,成績優秀,對身邊的人都很好,是個熱心腸、仗義之人。
在同齡人中,楚珩是他值得仰望的物件,視他為競爭對手,自信地堅信著只有他才夠格成為他的對手,兩人比什麼呢?比成績、比籃球、比身高……任何能一分高下的事情,兩人偏偏要分出個勝負不可,臺下兄弟,臺上敵人,比賽第一,友誼也第一!
現在兩人常常聚少離多,不再比個你死我活了,誰多贏一局誰多輸一局已經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關係隨著時間和距離的疏離再也回不到當初了。
高三那一年,三人約好一起上B大。
高考成績出來後,楚珩的分數在他們五人中是最高的,上B大綽綽有餘,卻被S大錄取了,何毓高考失利了,但分數上S大也是綽綽有餘的,最後只有秦守上了B大,那種被兄弟坑的無奈心情有多不爽?反正每次想起來,秦守只想咬牙切齒地打人!
秦守知道後,前去質問兩人,何毓解釋:“我沒改志願,這個人沒志向,成績向來一般般,B大是我隨便填著充數的,能上S大已經夠意外的。”
楚珩笑道:“改志願前我告訴過你的,當時我記得你在玩遊戲,聽沒聽見去我就不知道了!”
秦守瞪著楚珩:“你特麼怎麼這麼會挑時候啊!”
楚珩笑了笑,繼續道:“楚歆這丫頭太笨了,B大對她太苛刻了,S大應該可以的。”
楚珩高三時,楚歆讀高二,她向來以楚珩為自己的前進目標,楚珩成績那麼優秀被B大錄取的可能性就是毫無懸念,所以她想以B大為奮鬥目標,但這個目標對她來說太高了,無論她多努力也夠不著,最後的事實也證明她的高考分數連B大的錄取線都不過。楚珩知道以她的成績上B大確實為難她了,不想她為難自己,於是就妥協自己了。
世界上有一種遺憾叫做努力過後求而不得,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退而求此次呢?明知不可得,那就不強求,量力而行吧!
於是,楚珩為了不讓楚歆為難自己修改了志願,最終以超過S大錄取線一百多分的成績毫無懸念地上了S大。
“S大也是一所好大學,就是距離家裡近了些。讀哪個大學不是讀啊,關鍵是要學進去。我覺著吧,只要家庭不會有什麼難處的話,儘量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學習環境,在上學的年紀就好好讀書,校園生活珍貴,不要給他們任何經濟上的負擔,不要為了錢而耽誤了最美好的年華,也不要讓他們過早地承擔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該經歷的一些東西,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才最重要。阿守也是,別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身體才是本錢!給自己的身體放個長假。”奶奶說道。
秦守笑了笑,“奶奶說得是!”
阿蘇覺得奶奶說得太好了,思想竟如此開明,在心裡忍不住為她拍手叫好。
秦海耀尷尬地笑了笑:“大學也是次社會,孩子也成年了,早點適應社會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說完,氛圍陷入一片死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