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瓔珞以為,她差點就因為自己的衝動,造成齊國第一大冤案,所以遇到事情,不再像以前那麼衝動。
“這隻幕後黑手,隱藏四年之久都不曾暴露一絲端倪,它此番這麼大的動作,應該是在斷尾求生。
以那黑手的諸多算計,我若是按部就班查證,怕是查不出什麼結果。”
不知不覺間,李瓔珞思考問題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全面。
“若是我一旦硬來,執意追查下去,恐怕只會讓朝中眾臣人人自危,從而引發朝局動盪,這很可能才是這隻黑手想要的。
到時候,幕後黑手沒查到,自己卻先亂起來。
看來,此事萬萬急不得,宜謀定而動。”
想到這兒,她只感覺靈臺一片清明。
見到婉兒打岔,進入到上書房大廳,她不由暗暗誇讚婉兒的茶送來的及時。
否則,她氣氛已經襯托到哪兒了,若不拍幾個人,怕是不好統御群臣了。
李瓔珞抬手接過婉兒遞過來的茶,輕抿一口:“好茶,婉兒知我!”
看到幾位大臣還要說些什麼,她立即揮手打斷。
“此事就議到這兒吧,還有什麼要緊之事?
一併講來。”
上書房的幾位大臣亞麻呆住了,暗道:今兒,過於反常了吧,攝政王和以前太不一樣了。
這可不是攝政女王一貫的做事風格。
聽說過板子高高舉起,再輕輕落下的,可攝政王倒好,板子高高舉起後,卻把板兒都給撇了。
六人相互看了一眼,默契地想道:
不追究就好,否則查出來緩則罷料。
若是查不出來點什麼,以攝政王的脾氣,在場有一個算一個,肯定都要吃瓜落兒。
吏部尚書秦懷玉,趕忙上前一步,他身形消瘦,顯得朝服異常肥大,他一抖衣袍高聲稟告道:
“啟稟攝政王殿下,甘南道大旱糧食欠收,饑民遍野已有數百名百姓餓斃。”
李瓔珞皺眉:“那兒我曾去過,情況比奏疏上寫的嚴重十倍,速命戶部徵集糧草衣物,儘早發放賑災物資。”
“稟攝政王殿下,魏趙韓秦四國公使,聯名恭賀陛下登基大寶。
說是由於戰亂耽擱,現在補上‘程頤’。
另外,秦國的皇儲,韓國的三太殿下,已經過了摸北城,近日會抵達京都恭賀吾皇。”
丞相魏不同始終面帶微笑,溫文爾雅。
他一甩衣袖撫須沉思片刻,繼續說道,
“根據老臣推斷,四國公使此次怕是為那錫山銀礦而來,假託請安為名,實則意在錫山。”
錫山是一座山脈,此山脈雖然叫錫山,可盛產銀礦,得到錫山等於獲得一座銀山。
它位於魏、趙、齊三國邊界,五國大戰就是因為此山的開採權,齊國最終獲勝,因此獲得優先開採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朝文有孔太師、魏不同;武有李太尉和李旭元帥,有何懼哉?”
四人被攝政王當面點名誇讚,還是頭一回,四人大喜急忙謝恩連稱不敢。
“稟攝政王,漠北邊關發現魏、趙、韓三國,有聚集大軍的跡象……似對我軍不利。”兵部尚書李旭出身軍武,說話簡單明瞭。
“四國大戰將息,各國都需要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