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多長時間,靠山村天才李大牛,在僅一個愣神後演練磐石拳,竟接連破境,達到靠山村有史以來最強境界,是為後天九重,突破了磐石功法本身極限。
僅五歲之齡就成為靠山村最強者,當為全村真正的希望。
儘管這個村子加起來人數也僅是二十五人,但再小的村子那也是村。
以實際而言,靠山村雖名為村,但用以宗族相稱更為恰當。
自此,李家當盛。
?大字不識一個,還身處危機四伏的野外群山,相比那些繁華之地,靠山村之人可以用淳樸來形容,沒有心眼就不會去考慮李大牛為什麼會突然實力暴漲。
他們只會高興,為李大牛,為自己,為整個靠山村。
那如何能不喜,靠山村就這麼一點人,某一人的實力強大就能使整個靠山村強大,如此生存之機大漲,有什麼理由去嫉妒,更談不上去以陰謀相待。
整個村子乃是一體,真到危險之時可以用命去為族人擋災,這是生存之道,也是為了荒野中族人的傳承。
年前的獸災,若靠山村之人不以生命為代價去守護,哪還有李大牛,李大強,還有其它現今還活著的族人殘餘,若不團結,靠山村族人,還有村落早沒了。
在這一點上,凡俗掙扎求存的所謂凡人,比自私利己的修士強上一百倍。
可看待事情不能這樣去看,靠山村弱小才必須要團結,若是靠山村做大,日子好過了,人心也就變得不如弱小時,考慮的東西,見識越高,那陰謀詭計也就越多。
這是發展帶來的必要變化,誰也無法將之逆轉。
人心思變,最難測,最危險的也是人心。
以李大牛人仙境的轉世身,又有多數記憶覺醒,如何能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他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彷彿要將這無比和諧真誠的一幕烙印在腦海之中。
或許若干年後想起今日之事,尋找最初的感動談不上,至少也能在心中留下為數不多的淨土,這是最乾淨的記憶,沒有任何不好的東西摻雜其中。
作為靠山村如今留存的孤兒之一,自是有其住所,李大牛一家的所有東西,包括房屋乃至是家裡的鍋碗瓢盆,沒有一樣丟失,哪怕別家沒有也不會來李大牛家裡拿。
那怎麼會來拿呢,不管是房屋還是其它東西,別人都會做,所耗費的不過是泥石草木,並不如何珍貴。
甚至於這些孤兒都被全村供養著,每日除了練武,吃食基本上不用關心,就算是有親疏遠近關係,可大體上而言也不會有稍大的偏袒,偏袒是有,可也不會太大,大家都看在眼裡,又怎會去做這樣的事。
別的方面不敢說,吃食方面比之大鍋飯也差不到哪去。
也即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大牛家裡雖很多東西都沒用過,房屋雖大也僅是他一人生活過的痕跡。
房屋破敗?那誰又能讓他的房屋破敗,孩童是靠山村的拖累,但也是靠山村的希望,雖矛盾卻也是事實。
死一個雖能讓靠山村減輕負擔,卻也讓靠山村的希望減去一成不止。
凍著餓著,甚至是住在破落房屋裡,是整個靠山村村民都不願,也不可忍受之事。
全憑三五人就能在這荒山野林間生存,也就不會有村落的存在,更不會有靠山村。
此種情形就似十個人落在群狼環伺之中,留有一片安全地帶可供活命。
群狼畏於當前人數而不敢進攻,這是優勢。
但這一片安全地帶並不是資源豐富之地,想要供所有人吃飽,或是偶爾吃飽都困難。
資源不夠會讓人怎麼想,是不是人數少了就能吃飽,答案是可以。
可真要是人數減少,失去了本有的威懾力,那群狼也因為人數的減少而不再畏懼,吃飽又如何,吃飽就意味著身死。
人數多力量足,人數少就失去了足以威懾的力量,不是取死之道又是什麼。
在獸災之後,靠山村有生力量本就不多,還等著孩童長大後增強靠山村的力量,這不是什麼傳承,而是保命,有命才有傳承,而不是先傳承再保命,順序絕不能弄反。
這群山之外就是群狼,山坳中的靠山村村民就是那受困的十人。
即使一時間吃不飽,甚至很長時間裡都吃不飽,也得把食物分配下去,絕不能出現減員,最後無人可用的局面。
小生存,卻有大智慧隱藏其內,小小的靠山村有時候很多事情看起來不合理,但存在即合理,看不懂不過是沒悟透。
李大牛繼承了家中一切,除清潔自理外,其他諸如吃飯,房屋漏水,院牆倒塌需要修補,自有村中大人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