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克吉,本斯三座城成品字排布。而本斯一面臨水,所以唯一的道路就直通三座城池中間。
這就導致一旦集中兵力攻擊任何一方都會導致其他兩方的反擊。唯一的辦法就是同時發兵對付三方,防止突襲。不過問題就是兵力要遠遠多於守城一方。
這也是巴爾德估計鐵盾軍團能抵擋住二十萬大軍的原因所在。
馬爾斯身為直屬皇室兵團的團長,顯然是瞭解過帝都附近所有的戰略要地的。拉德,克吉,本斯一帶的地形多山丘,地貌多是草原,和北方很像。
當然這不是氣候反常,什麼自然原因。本來這裡也是樹林茂密,但由於城裡的的人生火做飯,砍伐了大量樹木。最後也只剩下了青草。魯恩很多地方的城池附近的地貌也是如此形成的。
這樣的地形對他們來說可不是好事,因為沒有叢林阻礙,敵人能大面積的發起進攻。而且有了山丘的阻擋,火炮的射程大大折損。當然也可以用熱氣球來彌補不足,但無疑大大影響了資訊的傳遞速度。
斯坦利也是知道這點的,加上諾蘭方向損失可能來增援的幾個集團軍。速戰速決才是關鍵。沒等獅虎軍團抵達,他率先發起了進攻。三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問題就是兵力不足。但斯坦利也是縱橫戰場的老將,其中有兩個方向是佯攻,拖住兩個方向。只有一個方向才是真正的主攻——本斯。
駐守本斯的將領是馬爾斯的手下里昂。
轟轟~
雙方剛見著面,直接火炮問候。
本斯本就是軍事重鎮,武器彈藥充足。絲毫不懼消耗。
斯坦利雖然匆匆行軍,沒有多少補給。但後勤部隊馬上抵達,也不怕消耗。
但總的來說還是斯坦利吃虧,他的火炮數量比地方略遜一籌。不過雙方基本屬於瞎轟,真正受過正規炮兵訓練的沒有多少。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當然如果能一炮擊中對方彈藥庫又是另一回事了。
變數不大,最終決定戰爭走向的還是近戰。
斯坦利組織衝鋒隊進攻,對於他來說越早結束戰鬥越好。完以其他兩個城池的將領發現自己是佯攻就不妙了。
“組織衝鋒隊上吧。”
緊接這由百人組成計程車兵出現,與眾人不同的是,他們身上沒有盔甲。現在戰場上主要的傷害不在是弓箭。而是火炮與飛濺的彈片。面對這種傷害,盔甲沒有很好的防禦效果。相當於沒穿。還不如脫下盔甲。這樣跑的也快點。而且他們手上拿的也不是登雲梯之類的傳統攻城用具,而是換上了一包包火藥。
科技對戰爭的影響已經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由於四大兵團相對封閉,所以每個都對新武器出現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與運用。顯然這是飛隼軍團的自己思考結果。
一百多號人沒有多少猶豫直接衝了出去,彷彿置火炮於虛無。
里昂也是奇怪這是派人來送死嘛,在望遠鏡裡他也看清楚。這些人胸前抱的是火藥,自然是來炸城門的。
但這些人還沒到城門百步,他就會讓弓箭手射殺這些敢死隊,更不用說他們能不能衝過自己早已埋好的地雷的。
剎那他就有了不好的猜測,這些人並沒有衝到城門地下,而是齊齊停在一道線外,而那道線里昂再熟悉不過。就是自己地雷的邊境線。
緊接著這些人齊齊將手中的炸彈扔出,火光頓時乍現。
轟轟~
爆炸聲連綿不絕,一個炸藥包往往能帶起好幾聲的爆炸聲響。
暴力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