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的一系列發明大大促進了諾蘭商業帶的發展。
本來諾蘭主要業務是與精靈做交換,以農具,粗布料,鹽等生活用品交換藝術品,礦物。隨著韋恩大力發展工業,藝術品雖然也在上升,但礦物增長的更厲害。特別是鐵礦石,煤,鉛等。
而諾蘭本來出售的農具遠沒有韋恩的鋼結實,雖然貴點,但消耗也小。所以精靈進口的也少。
這使得精靈取得了極大的貿易順差,這也給惠梨紗購買火炮帶來了底氣。同時也能看見諾蘭的精靈越來越多。
但這遠沒有滿足諾蘭的需求,諾蘭不斷增加的煙囪,意味著原來幾萬噸的鐵礦石遠不夠吃了。更要命的是雷諾茲還改進了鍊鐵技術加入了鼓風機,這使得原本一天最多生產5噸鋼鐵的土高爐產量直接翻了個倍。但韋恩還不滿意。
韋恩想了一個瘋狂的計劃,建造一個126平方米,高度十米以上的高爐。按照韋恩計算這樣一個高爐每天大概能煉300多噸鋼鐵大概差不多需要二十人。
而且這種高爐也比一前利用鐵礦石效率更高。
這帶來的效益幾乎是翻十倍的增長。
但有一問題,這種高爐在前世是那種要被淘汰的有高汙染的小高爐。儘管這樣在這個世界也是黑科技,不!是人們無法理解的外星科技。
就拿高度來說,一旦建起來就是諾蘭第一高的建築。就拿這種建築技術來說,諾蘭都沒掌握。還要建立配套的煉焦廠。
這是名副其實的***,相當於從15世紀一頭扎進了19世紀。
如果韋恩親自操刀,當然能建一個。但韋恩需要培養一批工程師,這些工程師能脫離自己建造一個高爐。最好還有改進,提升的能力。
這些甚至連雷諾茲都不具備,所以韋恩現在急需挑選技術人才。要多建學校,發展以理科為主的學科。
當然目前提升鋼鐵產量的方法不止這些,現在是鐵礦石與人口拖累了鋼鐵的產量。
從斯圖亞德運送一百噸的鐵礦石到諾蘭最少需要二十天,記住是最少。至於原因,現在大部分路還是泥土路。
坑坑窪窪十分不方便,韋恩從瓦瑟趕回諾蘭時在路上就發現這一情況。而韋恩要伊文斯做的就是從諾蘭修一條從諾蘭到赫藍的路程。
當然還不止這些,還有更為瘋狂的計劃,他不僅要在自己的領地上建立交通系統。他還要把路修到斯圖亞德。
為此他叫來了惠梨紗與那些販賣鐵礦的精靈商人們。
惠梨紗倍叫來時,還看見許多國內有點名氣的商人,也不知道韋恩有什麼目的。
大概十來個人,也沒有嘰嘰喳喳的聲音,都提前知道了韋恩的習慣,說話不喜歡別人打擾。
韋恩將從諾蘭到斯圖亞德的幾百裡的大致地圖擺了出來。
“諸位我韋恩是來給諸位提個建議的。”
惠梨紗當然知道韋恩找自己當然不是好玩,所以格外認真聽著。
其他也是靠韋恩吃飯的,也恭恭敬敬。
“你們都知道,從斯圖亞德運鐵礦石到諾蘭需要二十天。大家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嗎?”
一臉疑惑。
韋恩循循善誘的說道。
“換個說法,假設鐵礦石從斯圖亞德運到諾蘭只要十天呢?”
很簡單的計算題,在場的人一下就知道,利潤能翻個倍。
可是又不知道則麼將時間縮短一倍,除非車能飛起來。但這幾乎不可能。眾人沒有人反駁韋恩,因為韋恩一直以來所做的事就沒有傻事,甚至說縮短一倍就會縮短一倍。
“至於這麼縮短一倍,看到諾蘭那種水泥路吧,想想馬車在上面跑是不是能跑到更快。”
眾人微微點頭,表示肯定。
惠梨紗則靜靜等待看韋恩說什麼。
畢竟韋恩所做的事遠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她必須思考背後的意義。
“那我們就修一條從諾蘭到斯圖亞德北方的水泥路。”
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幾百里路,說修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