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怪就怪在那些村民還把女嬰給挖了出來還丟到山溝去,最後落得個被野狗啃食的悽慘下場,如此那個女嬰才如此大怨氣。
正因為當初是那些村民把它挖出來丟在山溝裡面的,所以這些年來那個女嬰都也不敢進村害人,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嬰的怨氣越來越重。
隨著女嬰沒有入葬再加上是沒出生就被打掉的胎兒,死後又被野狗啃食導致魂魄不全,戾氣也與日俱增,碰巧黎淑文又遇上這單子事,它就隨著黎淑文的氣息跟來了。
女嬰復仇也是在入黎淑文的身體的一刻開始的,不過現在它被那個冤鬼拉入地府,這下子我算是徹底壞了因果了,“唉罷了,這些年我壞的因果還少嗎。”想及此處我不由在心中重重的嘆了口氣。
狠狠的甩了甩腦袋拋開那些雜念後就朝門外院子看去,只見原本滿屋子的鬼魂現在都已經出到了院子外面,一群黑壓壓的鬼魂都圍在黎力夫婦身邊,應該是圍在兩夫婦燒著的那堆紙錢旁邊。
從我這邊看去就看到一幕非常詭異的畫面,只見黎力夫婦一邊嘴裡在喃喃自語,一邊不斷的往火堆丟一捆捆紙錢,紙錢在火力丟在火堆不到一會就燃燒殆盡。
而紙錢燒完的瞬間又突然出現在那黑壓壓的鬼魂腳下,我盯著那再次出現的一捆捆紙錢也是瞠目結舌啊,不過在我知道此時的紙錢已經不是我從走陰店買回來的紙錢了,而是已經變成鬼魂手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什麼是走陰店,走陰店又稱作香燭店,因為是做死人生意的,所以走陰是圈內稱呼,外行的人就直接稱為香燭店。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死人生意也共有七行,在這七行裡面還有人三匠鬼四郎一說,也是就人們常指的人三鬼四短命郎,說的是做這七行的人。
這七行賺的都是死人錢,所以人們才會說做這七行的人會短命折受,人三匠說的是:製作棺材的制棺匠,雕刻墓碑的刻碑匠,最後一個則是專門做扎紙人和花圈的扎紙匠,這三個都是做死人的生意的行當。
但他們都不會直接跟死人接觸,製作棺材的制棺匠和雕刻墓碑的刻碑匠是有傳承和禁忌的,他們不會直接給死人制作棺材和墓碑,而是把所有制作好棺材和墓碑賣到一家走陰店去。
然後那家有仙逝的人,再去走陰店挑選適合的棺材和墓碑,制棺匠和刻碑匠傳承與南宋,南宋時期兩家都是一個傳承,可以說基本是同一個師父傳下來的本事。
不過後來因為世代變遷原本一家的本事就分成了兩家,但禁忌之事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去公墓祭拜的時候,會發現每個墓碑的出生年月和仙逝日期還有逝主的名字,跟碑文刻著的文字有出入的情況了。
就是因為刻碑匠在製作墓碑的時候都是隻做半成品,而剩下的出生年月和仙逝日期還有逝主的名字,都是走陰店的走陰人刻上去的,所以人們才會看到每塊墓碑上面這三項文字。
都比原有刻好的文字會大上一號,或者是雕刻上不同的字型,這就是走陰人的傑作,而走陰店裡的走陰人就是鬼四郎裡面的一種,死人分七行人三鬼四各不同。
鬼四郎裡面除了走陰人為一種外,剩下三種分別是,抬棺人,殮屍人,而最後一種則是度靈人,也有人稱呼為安靈人,還有的地方則把這些人稱為陰陽先生。
不過因為地域不同文化風俗不同,每個地方的稱呼都不一樣甚至有些地方更直接,把那些做法事的人稱為道士,不過這也僅僅是稱呼而已。
那些跟所謂的道士跟道觀裡面的真正道士相差則是十萬八千里,人三匠裡面扎紙匠最為詭異,也是最招陰的一種人,往往這類人都是孜然一身孤獨終老。
而鬼四郎裡面又屬走陰人最做的行當最為嚇人,在我這邊就有一條所謂的鬼街,這裡的鬼街指的是縣城裡的喪葬用品一條街專做死人買賣,平常人嫌晦氣,縣裡人除非有必要,不然不會到鬼街來。
所以生意很冷清也導致整條街都是鬼氣森森的,這裡面又屬於走陰店最為恐怖,走陰店除了做棺材買賣,墓碑買賣,扎紙買賣,還有一些更恐怖的行當,打個比方走陰人還做遷墳生意。
而這遷的墳還不是一般的正規遷墳,走陰人只做非正常死亡或者下葬沒多久被迫遷墳的鬼墓,以前爺爺有個朋友就是做走陰人的,有次他來我家找我爺爺,我就曾經聽他講過別人請他去遷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