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蘭西曾經的皇帝陛下拿破崙說過:華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而它一旦甦醒過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為之顫抖。
以前我懷疑過這句話,如今我對這句話卻是深信不疑。
在我認識的華國人中,我能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朝氣。
在他們看來,現在的華國從來都不是崛起,也不是對前進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在華國百姓的眼中,華國只不過是回到她在這個世界本該在的位置。
而這個位置,他們已經是佔據了數千年。
世界第一,除此之外,華國人的眼中別無他物!
這在每個華國人民的心中,讓華國回到她在這個世界本該在的位置,這是使命、更是他們血脈之中的一種責任!
與生俱來般的責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當一個國家與民族,將重現自己所有母國的榮耀與輝煌作為自己的責任時,還有什麼東西能阻擋這個值得畏懼與敬佩的國家前進與強盛呢?
在此我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上帝子民,你們都能記住一句話:永遠不要輕視華夏,永遠不要與華國為敵。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招惹的,到底是多麼恐怖的敵人,而在這個敵人面前你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從夏代到現在,華國擁有足足五千多年的歷史,而在這五千多年來,他們足足領先了這個世界四千多年。
而在今後,他們還將保持這份驕傲、維護這份祖輩給他們帶來的榮譽。
為此,他們甚至願意付出自己的性命。
——日不落帝國太晤士日報,劍喬大學華國曆史研究教授湯普森·蒂姆
舊金山郵報:對於華國海軍與奧希蔓帝國海軍突發戰爭的結局,我並不感到意外。
當整個世界對華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的“辮子”、“飢餓”以及“落後”上,我在華國見證了這個偉大國家復興的過程。
也在華國的那段時間,我才真正明白了華國的百姓為何會如此的擁護一個“軍閥”。
如果我是華國人,那華國的二公子張宗卿也會成為我的偶像。
他解決了饑荒,甘陝一帶、川蜀一帶,任何一個地方的饑荒都足以將數以千萬的華國百姓餓死。
但是二公子張宗卿卻在奉天開墾農田、提高農作物產量,利用經濟危機從各國進口糧食作物,在華國曆史上足以造成動亂的災荒被他悄無聲息平息,甚至在路上看不到一個餓殍。
張在離開川蜀的時候,甚至有數十萬百姓沿途跪拜、叩謝活命之恩。
他解決了土地問題,困擾華國幾千年的土地問題被他輕而易舉的解決,我曾經看到華國的百姓手捧黃土、痛哭流涕。
不是華國人,你永遠不會明白華國人對土地有著近乎瘋狂的執念。
他解決了華國的尊嚴問題,他擊敗了很多的侵略者,重新奪回了原屬於華國的土地與財富,面對各國附加給華國的不平等條約,他毅然決然撕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