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候希白,石之軒,凱莉還真沒聽說過,不過在聽到花間派傳承自唐朝之後,不禁肅然起敬,點點頭道:“楊老拳師曾和我說過,現今的華夏武學是前輩高人不斷整理發展,於明清之際成形,而你學的應該是古武了,那好,就讓我開開眼界,現在開始吧!“
凱莉大喝一聲,當頭就是一記崩拳打了過來!
這一拳,勁道十足,堂堂正正,穆青城頓時心頭一凜。
僅從這一拳,他就判斷出了米勒不可能是凱莉的對手,當下腳步一滑,閃了過去。
“果然有些門道!”
落在凱莉眼裡,穆青城的身法與她的所學完全不同,興趣大增,後腳跟猛一踏地,如炮彈般,一記炮拳射出!
穆青城雖然當時打米勒勉勉強強,可這麼多天過去,他的功夫也一日千里,對於炮拳,不閃不避,大叫來的好,直接揮拳迎上!
凱莉這一拳可不是如穆青城般直來直去,在拳經中,講究踏、撲、裹、舒、抖、絕六大要旨,其中踏即後腳蹬地,為踩毒蛇,撲即前腳落地要遠,如虎撲羊,如貓捕鼠,踏含起,撲含落,凱莉的拳勢正是包含起和落的精髓。
起落是學習形意拳的關鍵,拳諺雲:不知進退枉伶俐,不明起落枉學藝!
而穆青城的拳頭儘管直來直去,但他的拳勢隨身法而動,落在凱莉眼裡便是飄忽不定,凱莉立時銀牙一咬,使出裹字訣,手臂一兜,腰、肩、肘同時發力,再一舒展,一抖,改炮拳為劈拳,斜打向穆青城的肩肘!
這一系列的轉換極其快速,換了旁人,哪怕是高手,都未必看得清,但穆青城是直接參與者,感同身受,立時回肘擋格。
雖然他不懂形意拳的要訣,卻能感覺到,在凱莉的拳勁中,有一股前送下劈的力道,陰止自己退步站穩,不過他的武學來自於天魔策,不同於傳世的任何一種,當下左足一旋,一個遊字,堪堪把這股力道化解,只剩下最單純的力量!
“砰!”
拳肘相交,二人各自退了一步。
“咦?有古怪!再來!”凱莉訝色大盛,揮拳再攻。
不得不說,凱莉招招都有幾百公斤的力量,彷彿不知疲倦般,攻式如疾風暴雨,警察們大聲叫好,穆青城也不與凱莉硬拼了,畢竟花間遊講究遊鬥,伺機出擊,硬拼硬打有失精髓,而是使出身法,遊走於場中。
漸漸地,穆青城越來越酣暢,步伐由心而發,渾圓自如。
他又想到了晚唐的花間詞派,收輯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共計五百首詞,內容多為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侷限於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稱為花間詞派。
雖然在文學史上,花間詞派的思想意義不高,但文字富豔精工,藝術成就相對耀眼,對後世詞作的影響較大。
而花間遊意境的前半句是萬花叢中過,與花間詞派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麼,能否把詩詞融合進武學呢?
穆青城暗暗思索著,凱莉卻是漸漸惱火,她感覺這傢伙不僅總是閃避,還有些心不在焉了,頓時怒道:“老是躲有什麼意思,能不能象個男人一樣堂堂正正打一場?”
恰於此時,穆青城的腦際一道靈光閃過,於是哈哈一笑:“如你所願!”
說著,穆青城步伐一變,帶上了一種慘婉的意境,並誦道:“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這一句出自溫庭筠所作《《更漏子·玉爐香》,明明溫暖祥和的場景,卻隱含一種孤獨的意境,關鍵便是個秋字,反映在穆青城的手底,攻出的一拳中,彷彿帶有一種情緒,讓人心緒低沉。
凱莉跟隨華人拳師學拳,懂些中文,對於華夏古詩詞則是一竅不通,這也是她練拳練了四年,始終未達暗勁的重要原因,不過她仍能感受到一種讓人情緒低落的意境,心情也有些沮喪。
但隨即,她就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