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明眼人都看出來,《蜘蛛俠》的公映一旦開始,必將形成席捲,在這個檔期,百分之八十的大片都會選擇暫且避過鋒芒的,《速度與激情》或許有一戰之力,但兩邊投資高度重合,互相影響的話,會被背後的投資公司反對,所以衛勝暫避鋒芒是最好的選擇。
網路上。
隨著《蜘蛛俠》點映的口碑發散,討論熱度越來越高,電影的公映電影票預售,幾乎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直接突破了五千萬!
“好想看點映!”
“點映的票不容易搶。”
“馬丹,我們這裡是三線小城市,連排到《蜘蛛俠》點映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搶票了,看到網上那麼多人都說電影很好看,我都有點想去附近的省會看imax了。”
“羨慕已經看過的!”
“我已經搶到了兩張點映的票,明天就和女朋友去看,嘿嘿嘿,其實最期待的還是鋼鐵俠,我對蜘蛛俠的感覺就一般般了,能看到唐尼就滿足。”
“……”
點映場次終究還是少了。
不過,這也變相營造出了飢餓營銷的效果,反正大家更多的,也是在等公映的開始,不過有些尷尬的是,網上有不少劇透的帖子,儘管這些劇透並不能阻擋大多數粉絲的熱情,但終究還是對電影有所影響的,這也是選擇點映的缺點之一了,畢竟你想要點映觀眾幫你宣傳口碑,也要接受一部分觀眾看完點映後如洪荒之力般無法壓制的劇透欲。
好在,這些尚且在接受範圍之內。
漫威電影不那麼怕劇透,因為劇情套路方面觀眾是可以預料到的:作為超級英雄的主角懲惡揚善,各種耍帥,最後把反派大boss給揍飛,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抱得美人歸。
蠻俗的。
但就像是偶像劇永遠可以有一定收視,爆米花電影永遠會有一定票房一樣,觀眾的要求有時候其實是很低的,只要你的作品切實給他們帶來了享受,那麼在他們心裡,你的電影就很好,況且《蜘蛛俠》在商業片領域做到了極致的同時也沒忘了挖掘主角的內在,一個原本有些沉默寡言的普通高中生,在變身超級英雄後,展現出的,卻是完全另一幅開朗面孔,更別說電影中那句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越大責任愈大”。
這些都是內涵之處。
至於電影該有的“爽”元素,更是絲毫不缺的,得到超能力之後,身體變強,近視都治好了,小試牛刀,主角就揍飛了過去以欺負自己為樂的足球隊隊長,後來更是在五光十色的高樓大廈之間盪鞦韆,連連打擊罪犯,甚至數度登陸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成為無數市民議論的物件……
唯一的慘事是叔叔死了。
但叔叔死後,畢特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破裂,世界最有錢最有魅力的男人從天而降,穿著被畢特視為偶像的鋼鐵俠戰衣,告訴畢特,他將成為畢特的監護人,並且為畢特以後的人生負責,當畢特臉上掩飾不住的驚喜出現,觀眾的心也是瞬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就是小蜘蛛的逆襲人生。
屌絲逆襲這種極為庸俗的事情,到了洛遠的劇本上,到了姜瑜的鏡頭下,彷彿被賦予了真實感,明明講的故事完全不切實際,觀眾卻恍惚間覺得,漫威宇宙是真的存在的。
隨著點映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