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還是得接。
洛遠忽然笑著說了一句:“那麼舉報人一定沒看過《三國演義》的完整劇本,故事固然以蜀漢劉備為正統,有意識把曹操塑造成亂世奸雄,但絕不以偏概全,劇本中對曹操的雄才大略,也落筆甚多,如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敗袁紹,如焚燒通敵書信,安軍心,更如著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其實力和謀略的證明。”
尊劉抑曹?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更新換代,提到《三國演義》,大家的所感所得可能已截然不同,立場性的討論已無意義,藝術價值、實用價值卻越來越多地為人們在意,一方面,《三國》以傑出的藝術技法塑造了“三絕”:
奸絕曹操、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個性各異的典型角色。
另一方面,作者又用高超的手法,將《三十六計》等戰爭智謀融入到中,將戰爭場面寫得引人入勝,使得本書兼具了軍事戰略意義,美國就對本書的軍事價值推崇備至。
此外。
進入到市場經濟之後,無數各領域的商業領袖和時代弄潮兒們開始著力挖掘《三國演義》中的管理藝術,實際上,不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在帶隊伍上,都自有一套體系。
如洛遠之前提到的一些東西。
權術、義氣和性情,當然,歸根結底,都是收買人心的手段,這些對管理者們來說,學習和借鑑價值不可謂不高,這也是許多人說,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社會實用價值最高的原因之一。
齊天雲露出笑容。
老校長也是微微頷首。
老夫人一直沉默,倒是老校長的外孫女小莉忽然說前段時間看了《出師表》全文,並且最近正在背誦,於是話題不可避免的轉移到“諸葛亮”這一重要人物的身上,大家的話題由此發散了許多,整個三國的歷史都成了討論的範疇。
一頓飯吃了很久。
要結束的時候,齊天雲忽然道:“你說相關也在創作,如果可以的話,創作完成後,請務必也贈我一本,對於你這個故事,我很感興趣。”
“謝謝。”
洛遠笑道:“其實所謂的改變史實,並不客觀,因為沒人敢說歷史記載便一定準確,在我的劇本里的確會稍微有意識地醜化一些人,因為畢竟是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創作,這類劇的收視率向來不高,我們要追求戲劇衝突的話,人物性格要對立起來,儘量鮮明。”
“立意不要出現偏差就好。”
“當然不會,事實上,為了讓故事精彩,塑造典型人物,會有一些‘張冠李戴’的事件調整,但整體的歷史程序不可能做任何改變,也沒人可以改變歷史。”
“觀眾會接受嗎?”
齊天雲道:“對於三國,有許多人應該並不陌生,那個時代非常迷人,而你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別出心裁的新編。”
“也許會有些爭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