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的觀眾喊得特大聲,何含適當的開玩笑道:“洛導,要不你還是下去吧,咱們白亦的風頭都要被你這位音樂合夥人給搶光了。”
洛遠作勢要走。
何含當即大喊:“哥,我錯了!”
臺下大笑,何含的年紀明顯是比洛遠大了一輪,但洛遠的氣場太強了,就連何含這種業內老資歷的主持人管他叫哥,都不會讓人產生什麼違和感——
光影七傑嘛,就是這麼吊。
配合著觀眾的情緒點,何含道:“相信此時此刻坐在臺下一定有不少觀眾都看過洛導的電視劇或者電影,那麼洛導有什麼話想對咱們觀眾說的嗎?”
“好……”
洛遠對著臺下的觀眾道:“如果你們覺得《煙花易冷》還不錯,請一定要支援我們的白亦。”
倒是沒什麼好怯場的。
拍戲時洛遠掌控幾百人的劇組都不在話下,更別說現在這種只是和臺下觀眾說幾句話了:“她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歌曲。”
趁著機會拉票。
雖然感覺這場比賽是萬無一失的,但洛遠可不會嫌棄白亦的票數太高,畢竟這一輪是要比兩場的,萬一下一場抽取的關鍵詞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呢?
“好的,謝謝洛導……”
何含也知道給洛遠替白亦拉票的機會似乎不太公平,但誰讓《煙花易冷》剛剛徹底調動了觀眾的情緒呢,一眼看去,哪怕到現在依舊有觀眾的眼睛是泛紅的。
洛遠和白亦下臺。
節目迎來三位評委的評價,第一位評價的是川省音樂學院教授:“剛剛洛遠寫的那首歌和《陽關三疊》一樣,玄女多采用宮調式,宮調式是五音調式之一,五音調式我國特有的民族調式,五音的名稱分別是宮商角徵羽,而以宮音為主音的調式稱為宮調式,說實話做過這種型別音樂的人都知道,這一類歌曲的創作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歌曲中對宮商角徵羽的運用依然存在瑕疵,但相比較《陽關三疊》等已經存在的古典類歌曲,誕生於今天的這首《煙花易冷》,無疑會成為這一型別的音樂中最經典的一首!”
可以說是高度讚揚。
一些觀眾聽不懂,但對於《煙花易冷》已經超越了《陽關三疊》的評價,只要聽明白這一句,其他就已經不重要了!
第二位是魔都音樂學院的教授,姓陳。
陳教授表情很認真:“《煙花易冷》的歌詞非常美,有詩化的意境,詩化的情節以及詩化的痛楚,而歌曲本身,曲調即細語,唱腔即傾訴,琴聲即懺悔,不過我一直覺得,《陽關三疊》以及咱們華夏古典音樂的定義有些不太清晰,事實上對於《煙花易冷》這首歌,我認為它屬於新型別的古典音樂,更確切的一點,我們可以將之稱為華夏風……”
觀眾一呆。
就連主持人何含都愣住了,表情露出了明顯的驚愕,這句話的意思是,洛遠創造了一種新的音樂型別?
來不及多想。
輪到京華音樂學院的教授了,他叫苑聞,事實上苑聞也是三位教授中最為德高望重的一個:“歌詞和故事應該是改編自《洛遠珈藍記》吧,根據背景杜撰出來的愛情類劇本非常精彩,不愧是導演出身的洛遠,剛剛陳教授說,可以把《煙花易冷》稱之為華夏風音樂,對此我非常贊同,所謂的華夏風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叫出來的,能夠被稱之為華夏風的音樂,首先要符合三古三新的原則,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好吧,觀眾已經懵了。
但是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在心底升起,以至於觀眾都聽的更為認真,苑聞教授本人也講述的非常嚴肅:“如前面的評委所說,這種歌曲的編曲不以西方的五音為主而是以中國古時的宮商角徵羽五調中的宮調為主,再配以我們華夏的古典樂器,相比較之前那首《陽關三疊》的淺嘗即止,《煙花易冷》,可以算作是華夏風音樂的開山鼻祖!”
開山鼻祖!
這可是極高的褒獎了,聯想到創作出這首歌的人是一個導演,觀眾的心中一時間紛紛覺得洛遠這次牛大發了!
鏡頭一轉。
林智軒的休息室內,胡秋離贊同了三位評委的說法:“剛剛這首歌曲的確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曲風,我有預感,哪怕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編曲,但未來模仿這種音樂形式的人也註定不會少,事實上就連我也想嘗試一下了……”
鄧琪的休息室。
陳桉也表示讚歎:“《煙花易冷》,真的非常棒,我覺得以後也許華夏風音樂會流行起來!”
資深音樂人都表示認可。
一個叫做【華夏風】的新風格音樂,竟然就在這個節目中誕生了,而回到休息室的洛遠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會心一笑。
中國風,華夏風。
這個新類別,的確比古典的形容更為貼切,事實上就連韓邵都不得不硬著頭皮誇獎了洛遠兩句:“很棒,的確是讓我很吃驚……”
說話間臉色有點難看。
而攝像機掃過林萱時,不知道是否故意,後者選擇以背部對著鏡頭,似是沒有發現攝影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