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薇給的《純陽真人龍芽丹方》裡面,記載的第一味藥是赤芹。
有詩讚曰:草中第一最為先,點假成真遇有綠。伏制五金並八石,會點頑銅軟似綿。
赤芹就是紫堇,有斷腸草之稱,生在山**濱,長得像芍藥,其根似蜘蛛,味道又酸又苦又澀,有毒,能夠以毒攻毒解治一些毒瘡毒火,通常高度為二十到五十厘米之間,草本枝條纖細,嶽望舒養的這些,隨著空間升級,數次花落結籽,重生進化,高度普遍超過兩米,枝幹粗壯,葉片肥大,毒性自然也強了無數倍,那三隻蟾蜍最喜歡吃它的葉子,但也不敢多吃,每天只十幾片而已。
丹方上寫的是全草入藥,經過炮製之後不過數兩,嶽望舒按照重量比例,只採上面的紫花,用小石磨磨成漿水,再蒸成花露,即為天寶龍芽。
第二味是桑葉,被稱為寶砂龍芽,空間裡的桑樹都長成參天大樹,葉子跟臉盆那麼大,嶽望舒挑朝東的採摘下來,烘乾碾成粉末。
第三味是對節龍芽益母,嶽望舒的益母三米多高,一根主幹拔地而起,上面層層開花,跟紫堇一樣磨漿蒸露。
後面還有杜梨、荷葉、莒蒲、續斷、甘草、紫蘇、知母、地黃等等,各有各的炮製方法,有的要榨汁,有的要磨粉,有的要炒,有的要焙,有的要用酒泡,有的要用蜜煉,更麻煩的要反覆蒸九次曬九次,七十二味,搞到後來嶽望舒都不記得哪個汁水是哪種藥了,多虧有心細的卷耳在一旁協助,才沒有出什麼差錯。
把所有藥材都炮製好,在這過程當中,用松柏木燒成的炭也製成了,嶽望舒開始煉丹!
現實中的丹爐並非是像西遊記裡面所描述的那樣,也絕非影視作品和網路遊戲中所展示出的那種,嶽望舒按照《逍遙心經》裡面,製作了逍遙爐,首先得在地上挖一個坑,鑲嵌條石,要有六尺六分那麼深,在西北乾位留一條通透地面的出氣道,還要在一半深度用鐵條設箅子。地面以上的部分,用條石砌灶,高三尺三分,八角形,正南方離位開口進火,東南方巽位開口進風。
灶上面設爐,嶽望舒弄了一噸黃銅來做丹爐,成葫蘆狀,下面球體直徑三尺三分,上面球體直徑一尺一分,爐壁厚度達三厘米,南北開動,做陰陽門戶,新增藥材。東西鑲耳,有耳孔通向內部,一個連通下面的大球體,一個連通上面的小球體。
大球體裡面為爐,內膽稱為石榴瓶,是用陶瓷燒出來的,這個玩意是他跟卷耳查詢大量資料,費了無數心血燒出來的,瓶蓋跟銅爐外面的機關連線,可以吊起放氣,也可以落下蓋合,裡面是九九八十一個小房間,藥材就都安置在這裡面。
小球體裡面為鼎,內膽是個三足銀鼎,雖說現在銀子不是很值錢,但這麼多一時也沒處買去,是韓聖哲幫忙買的,嶽望舒用御金訣,按照經書上面製作三足圓頂,表面有三百六十個孔道通向內部,鼎內則是九個球體丹室,可開可合。
煉丹之前先要暖爐,用小火乾燒一時三刻,也就是兩個半小時。然後洗爐,轉為大火,並且從上面注水,清冽的真水從頂上澆下來,沖洗銀鼎、琉璃瓶,以及整個丹爐,共三鬥水。最後運爐,將丹爐封口,單獨燒這些水,把所有的水都燒成蒸汽,從左右兩個鼎耳放出去。
經過這三步驟之後,才能正式開始煉丹。
將銅爐肚子南面的陽門開啟,取出滾燙的石榴瓶,趁熱把藥材一樣一樣放進去,不是一起放的,要有步驟地分批加入才行,先加入二十四味,加三鬥三升的真水,送進丹爐,大火猛燒。
要把這些藥材燒得熟爛之後,開始下一個步驟,丹方上寫得,約為一天一夜,但根據火力不同,藥材不同,時間也各不相同,這個度需要丹師自己掌握,火候不夠,藥力未完全出來就不成,火候太過,藥性揮發掉了,也不成,煉丹跟炒菜一樣,火候至關重要。
嶽望舒第一次煉就失敗了,一天一夜之後,開啟後門往裡添藥粉的時候,溢位來的味道與丹方里面描述完全不符。把爐子開啟,取出琉璃瓶,果然藥湯顏色濃黑,過火過大了!
倒掉藥渣,重新洗爐、運爐,再開始煉,這回由於提前開啟後面,陰氣進入,藥也練不成了,再倒掉重來……嶽望舒並不氣餒,反正自己藥材多的是,不怕浪費!每次失敗,都是難得的經驗,他總結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反覆試驗。
煉丹,不管外丹還是內丹,全在於火候,人在外面,看不見丹爐內部的情況,什麼時候熬出藥湯,什麼時候氣化乾鍋,什麼時候用大火,什麼時候用小火,什麼時候添桑葉粉,什麼時候添荷葉粉,什麼時候加水,什麼時候發放氣……稍微差錯一步,就前功盡棄。
嶽望舒日夜不停地燒煉,卷耳幫他伐薪燒炭,炮製新的藥材,一人一鬼忙活到了外面飄起了雪花的時候,終於成功一爐……只是按照步驟成功,到底有沒有結丹還不知道。
要等丹爐自然冷卻才能開爐,嶽望舒滿臉黑灰,渾身邋遢,這些天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臉蛋上面,其他什麼都顧不得了,要是再不成功他就真要崩潰了,哪怕只煉成一枚丹也是莫大的鼓舞。
終於,丹爐外壁完全冷卻,嶽望舒雙手合十:“昊天上帝,一定要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