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聲耀新電影目標戛納金棕櫚。”
“《1937》真是了不起,《霸王別姬》之後又一部衝擊戛納佳作。”
“李聲耀:我沒有說要金棕櫚,只是希望在戛納為華語電影發聲。”
“凱子哥:很高興李導有這樣的志氣,我們應該有遠大的目標。”
“痴人說夢,華語電影已經闊別金棕櫚十六年了,李聲耀就是炒作新電影。”
“《空中營救》即將於七月中旬上映,《無人區》將於八月初上映,《人在囧途》將於八月底上映,風華投資的電影將涵蓋整個暑期檔。”
“李聲耀飄了,之前那麼多優秀電影在戛納失意而歸,他憑什麼這麼自信。”
“明年的戛納電影節,優秀電影非常多,《午夜巴黎》,《藝術家》,《生命之樹》都是熱門電影,李聲耀怎麼敢這個時候放出豪言。”
……
李聲耀說《1937》目標是明年戛納電影節的訊息傳開了,一時間引來很多議論,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看法,少數是正面看法。
倒不是內地媒體不願意支援李大導,主要是想要在戛納突破的確很難。
戛納電影節的地位太高了,世界各地的電影人才都渴望在這裡一舉成名,想要有成績不僅僅要有實力,還要有運氣。
就像是《活著》,《鬼子來了》,《戲夢人生》都是經典電影,都可以說是差之毫釐,拿到了評委會大獎,差一點點就是最佳電影了。
想要在戛納拿大獎,既要有過硬的實力,還要看競爭對手的電影質量。
對於這些輿論,李聲耀並沒有過多的回應,他這個時候已經乘坐飛機,遠赴倫敦了,這一次的目的是大英配樂大師魯伯特.格雷格森。
這位大佬這個時候名氣並不是很大,再過幾年《海王》,《神奇女俠》,《血戰鋼鐵嶺》上映,他就會享譽全球。
他尤其擅長給戰爭片配樂,後來內地的《八佰》就找了他。
李聲耀希望《1937》參加明年的戛納電影節,就要在五月之前將電影製作好。
而這部電影比較特殊,片場拍攝時間太長了,這樣的話留給後期的製作時間就比較短。
為了百分百確定電影配樂質量,以及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的找配樂大師。
李聲耀思慮之後,打算現在就找好人,講述好故事,讓人家先創作。
他考慮了一些配樂大師,最後選擇了魯伯特。
原因有三點,一是魯伯特這個時候名氣還不是很大,他調查過,魯伯特現在正好在休息,還沒有接新工作。
二是魯伯特的確有能力,這個傢伙給戰爭電影配樂尤其有一手。
三是魯伯特外公和媽媽曾經在內地生活過,據說就是在那個戰爭飛揚的年代。
他家裡還有不少信件,講述淞滬會戰,因此他給《八佰》配樂格外認真。
他給《八佰》配樂的時候,改編了愛爾嵐傳統民謠,製作了一首曲子,給戰士們吹口琴,隨後這首曲子給《八佰》主題曲《蘇州河》用了。
這樣的人才,自然要用。
當李聲耀來到了倫敦,看到了魯伯特,他稍稍有些驚訝。
在電影網站上,魯伯特一身西裝,頭髮全部往後梳,面帶微笑,看著挺英俊的,有點像費叔。
但是此時的魯伯特穿著一件短袖,還有一條牛仔褲,頭髮亂糟糟的,好像有好幾天沒有洗澡了,身上有一股怪味。
“抱歉,李,我打算今天上午洗澡的,不過我昨天晚上看電影,我看的太晚,剛剛才起來。”
行吧,藝術家就是這樣。
李聲耀點點頭,“沒事,你需要先洗個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