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邊的大連》,李聲耀要遴選演員,要找演員們來試鏡,選出最合適的男主演。
而《三塊廣告牌》,他就不打算選演員了,他直接飛港島,找到了他心中最想要合作的女演員——張曼鈺。
外邊下著紛紛細雨,柔柔的海風帶著淡淡的鹹味。
狹窄的街道時不時有跑車行過,還有滿頭白髮,拉著手推車的老人。
茶餐廳裡邊靠窗的一張桌子,李聲耀和助理坐左邊,張曼鈺和她姐姐坐右邊。
張曼鈺正在看劇本。
2012年的張曼鈺還沒有後來那麼瘦,此時她狀態稍稍好一些,留了一頭微卷的齊肩長髮,頭髮全部紮了起來,戴著一頂鴨舌帽,短款女皮衣,闊腿牛仔褲。
她看的很認真,很慢。
張曼鈺並不是天賦型選手,她入圈前幾年就是一個花瓶。
年輕的時候,憑藉青春靚麗的外表,以及敢打敢拼的作風,她頗受商業片歡迎,從84年到87年,竟然主演了二十七部戲,平均下來,一年七部電影。
海量的表演雖然沒有讓她的演技得到了質的提升,但迅速積累了表演經驗。
接下來她演了王墨鏡的《旺角卡門》,一下就開竅了,從此走上了影后之路。
張曼鈺拿到了四次金馬影后,五次金像影后,一次戛納影后,一次柏林影后,出道二十年,加上一些小型電影節的獎項,總共拿到了二十六個影后,堪稱華語娛樂圈之最。
李聲耀前世學習的時候,就非常佩服,喜歡張曼鈺。
如果要讓他選擇最喜歡的男女演員,男演員選擇阿爾帕西諾,女演員選擇張曼鈺。
在他看來,阿爾帕西諾小小的個子擁有大大的能量,他是全世界演戲爆發力最強的男演員。
而張曼鈺,是李聲耀心中全世界演戲最自然,表情最細膩,最準確,最豐富的女演員。
張曼鈺開竅之後,除了演王墨鏡的戲,有非常多的MV式的特寫,經常一個表情定格許久。(加一個《英雄》)
她演其他導演的戲,表情之豐富,多彩,自然,當屬演員之最。
其中最明顯的是《甜蜜蜜》,張曼鈺與黎明對戲,隨便一場戲,張曼鈺換了十個表情,對面只有一兩個。
有一場戲是農曆新年,男女主角相互說新年賀詞。
黎明站在那裡,面帶微笑,不斷說出賀詞。
張曼鈺一邊擦玻璃,一邊想,一邊笑,一邊說,腦袋在搖晃,身體在動。
不僅僅表情豐富,還非常自然。
簡直爆殺黎明。
當年《甜蜜蜜》上映,黎明被港島媒體黑的體無完膚,真不是黎明不行,他演的黎小軍已經算是不錯了,挺有靈氣,奈何遇到了巔峰張曼鈺,對比太慘烈了。
張曼鈺演的其他戲亦是如此,表情非常多,非常自然,她很少定在那裡,一動不動超過一秒鐘,她的表情變化放在世界影壇,都是最頂尖的。
張曼鈺開竅後隨便一部電影的表情,種類數量都要超過楊洋,籤子,張翰一輩子用的表情。
這樣的女演員,沒有那個導演不喜歡。
美版《三塊廣告牌》的麥克多蒙德是一位非常不錯的女演員,三屆奧斯卡影后,她的優勢是爆發力很強,很適合演一些好萊塢式的堅強女人。
李聲耀寫的《三塊廣告牌》劇本,為了更加符合張曼鈺的風格,女主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女性化,更加溫和。
他覺得這樣要比一硬再硬更好,美版的《三塊廣告牌》生活中只有仇恨,只是一位復仇的母親,看不到半點女人的特徵了。
這位女主角平時穿著純色工作服,戴著頭巾,完全就是洗車工的打扮。
而他改編的《三塊廣告牌》,在大體劇情不變的情況下,女主更多溫情,柔弱的刻畫,更像是一句老話——女人如水,為母則剛。
“噠噠噠!”
外邊的雨更大了,風也更大了。
斜風夾雜著雨滴,吹打在玻璃窗上。
行人匆匆,在車輛中奔跑。
茶點早就涼了,懂事的服務員見是李聲耀和張曼鈺,拿去重新熱了一遍,此時冒著熱氣,飄著誘人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