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號這一天,內地好多部新電影要上映。
港島相對來說少的多,只有《寄生蟲》,《喜上加喜》,以及《巨人殺手傑克》,《我恨你,爸爸》四部新電影。
後面兩部是外片,看片名就知道沒啥意思,港島的娛樂雜誌都沒有介紹,這邊的媒體雜誌唯二比較看好的就是《寄生蟲》和《喜上加喜》。
《寄生蟲》就不用說了,李大導的電影,劉德樺,戛納金棕櫚,貧富差距,都是可以宣傳的點。
《喜上加喜》是一部傳統的港式閤家歡喜劇,就像是黃百鳴組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喜劇一樣。
《喜上加喜》足足請來了十五位明星,有曾志韋,黃宗則,馮淬帆,蘇永康,張曦予等等。
曾志韋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咔,也是這部電影主要的投資人。
他看到內地市場蓬勃發展,動則幾個億的票房,做為曾經的港圈大佬,他自然會心動。
而且投資電影不僅僅能賺錢,還能讓漂亮妹妹投懷送抱。
這部電影原本並不是叫喜上加喜,一開始的名稱定為雙喜臨門。
2012年春晚,賈玲帶著幾個朋友表演了一個名為《喜上加喜》的小品,得到了很多的好評。
於是曾胖子腦瓜子靈機一動,將雙喜臨門改為喜上加喜。
他自覺這個措施頗有創新,跟上了潮流。
對於這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他還是非常期待的。
另外為了能撈錢,而且要一炮打響,他特地找了一些大師,幫他算首映日子,大師們掐手指,或者是請神,或者是算八字,總算找到了好日子,就是農曆四月二十六,陽曆六月十五。
隨著六月到來,曾志韋發現這個日子的確不錯,雖然有很多新電影,不過都是撲街片,六月初到現在,一部新片都沒有起來。
他越發相信,這些新片撲街,都是為了他的《喜上加喜》可以衝起來。
《喜上加喜》——沒有三億,也有兩億吧。
帶著這樣的心態,曾志韋這些天一直處於亢奮之中。
電影公映這一天晚上,結束了宣傳,在港島的一家大排檔,曾志韋請《喜上加喜》所有的明星藝人一起吃宵夜。
港島這邊明星比較多,加上他們這一桌都是小咖,倒是沒有老百姓過來合影簽名。
此時馮淬帆和蘇永康坐曾志韋旁邊,其他小輩則坐的遠一些。
馮淬帆曾經是港島有名的笑星,五福星系列拿過幾次年冠。
他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早就退休了。
不過如果有電影請他,他會出來賺外快。
他是那種冷麵笑匠,演的角色都比較嚴肅,非常正經,但往往所處的環境比較荒誕,以此來形成反差,製造笑點。
年齡大了之後,相比年輕時更加慈祥。
蘇永康並不是職業演員,他是一名歌手,有些歌還挺好聽的。
可能是喜歡演戲,他經常會在一些港片中客串。
不過只能演繹一些不重要的角色。
說句不厚道的話,他長得太醜了,演戲又不是專業的,不可能讓他挑大樑。
此時正在開酒瓶,他是此中高手,起酒瓶非常快,看著甚至有一絲藝術感。
曾志韋年輕的時候長的老,老了之後,似乎沒啥變化了。
他今天心情好,一臉微笑,等蘇永康開好酒,隨後親自給眾人倒酒。
“大家儘管喝,今天我請客,要是《喜上加喜》大賣,我給大家包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