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獎項中,最具份量的榮譽自然是最佳影片。
李聲耀前世,截止到他穿越前,華語電影在歐洲三大一共拿到了十二次最佳影片,島國的成績是十次,半島是兩次。
可以說老謀子一個人就能壓死半島電影人的所有榮譽。
李聲耀最近考慮新電影,就打算抄一部半島電影,讓半島電影再少一部重量級的影片。
省的孝子們產生錯覺,以為半島電影可以跟華語電影扳手腕。
他要抄的電影就是《寄生蟲》。
儘管很多人認為《寄生蟲》能拿奧斯卡,是漂亮國賞給半島的狗骨頭,覺得這部電影很普通,但這部電影能拿到戛納金棕櫚大獎,還是有幾分實力的。
我們心平氣和,以客觀的角度評價《寄生蟲》,這部電影絕對是一部優秀的,可以好好說道一翻的影片。
《寄生蟲》講的是階級矛盾,是全世界都可以看的懂得故事,這一點尤其難得。
很多電影需要了解一些歷史背景,才能看懂裡邊的大環境,才能理解人物選擇的動機原因。
而《寄生蟲》不需要,這是一部講述窮人與富人的故事。
把故事背景放在華夏,放在漂亮國,放在法蘭西,放在島國都可以。
這就是《寄生蟲》能在全球拿到一點九億美刀的原因之一。
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李聲耀覺得可以提前拍出來。
不過這部電影在內地可能沒辦法過審,他打算在把故事背景放在港島,在港島拍攝。
有了這個想法,整個八月,李聲耀都呆在家裡寫《寄生蟲》劇本,同時給《十二生肖》,《華夏合夥人》,以及《泰囧》看劇本,幫他們改正。
程龍對《十二生肖》非常重視,他很感激李聲耀幫他改劇本,給了李聲耀一個角色,李聲耀安排胡哥去了。
《泰囧》的話還是徐爭,黃博,寶強三個人,其他角色都不重要,沒有必要安排風華的藝人。
《華夏合夥人》的角色設定完成後,韓三萍親自上門拜訪,請教選什麼演員。
李聲耀吧啦吧啦一翻,確定選擇三名三十幾歲,有演技的實力派演員。
最後李聲耀選擇了黃小明,鄧朝,以及趙楊。
黃小明和鄧朝的角色都不錯,很契合他們兩個人的氣質。
而風華這邊沒有這個氣質的人。
關於這兩個重要角色,李聲耀就沒有硬讓風華的藝人上。
《華夏合夥人》的男三號,也就是原本屬於佟大維的角色,他覺得可以讓趙楊演,於是塞了一個風華的藝人。
……
2011年的8月,內地電影市場好電影不多,唯一值得提幾句的就是《竊聽風雲2》,好萊塢電影就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相對來說,八月的電影市場不如七月火熱。
值得一提的是八月二十二日華表獎在京舉辦了頒獎典禮,足足有四百多位藝人參加,可以說盛況空前。
內地電影市場大爆發,讓越來越多人重視內地電影獎項。
《1937》可以參賽,不過李聲耀僅僅給黃小明報名了,他沒有為其他專案報名。
畢竟已經在戛納,滬城電影節拿到了那麼多獎,沒必要將所有獎項都攬入懷裡。
考慮到黃小明在內地娛樂圈口碑不錯,或許有希望拿個優秀男演員獎,李聲耀便給他報名了。
不過最終黃小明沒有拿到優秀電影演員獎,這個重要的獎項,給李雪建和葛尤拿下了。
黃小明有些失望,不過隨後中影找他演《華夏合夥人》,讓他非常激動。
……
這一天晚上,天空掛著一輪彎月,雲層披上了一件銀白色的紗衣。
初夏的風靜靜的吹,空氣中帶著好聞的味道。
黃小明在國貿大酒店宴請李聲耀和陳恏。
當李聲耀帶著陳恏過去的時候,發現除了黃小明,還有楊潁,以及陳可欣和吳君茹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