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電影節最大贏家,《1937》十項提名,勇奪七項大獎。”
“滬城電影節最佳電影《1937》,最佳導演李聲耀。”
“黃小明榮獲滬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黃小明:感謝李導給我這次機會,他是我的電影引路人,是我一生的貴人。”
“《1937》不日將進行看片會,業內都看好這部電影。”
“《1937》將參與金雞獎競爭,黃小明有望獲得金雞影帝。”
“程龍將與風華一起投資泰蘭德第三大院線——致力於更好的傳播華夏文化。”
“中戲給李聲耀立銅像,北電打算給老謀子,凱子哥立銅像。”
……
五月過去了,六月大步奔來。
內地娛樂圈最重要的事就是滬城電影節開幕,以及六月十五號《健黨偉業》即將公映。
滬城電影節和歐洲三大一樣,都是A類電影節。
不過全世界只有歐洲三大要求參賽電影在電影節首映,而且三大之間只能參賽一次,參加了戛納,就不能參加威尼斯柏林。
其他電影節,不管是東京,還是釜山,滬城電影節要求沒有那麼多。
只要你是電影節開始前一年內的電影,都可以參賽。
《1937》就參加了滬城電影節,結果得到了十項提名,並且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電影七項大獎,成為了本屆電影節最大的贏家。
李聲耀自然去領獎了,他還是之前的意思,就是會繼續努力,製作更多的好電影。
參加完了滬城電影節,李聲耀就開始帶著《1937》劇組在國內各大城市跑宣傳了。
尤其是幾家收視率好的電視臺,各種各樣的宣傳節目很多。
到了6月20號,李聲耀抽出時間,特地從金陵回到了燕京,他要參加《1937》看片會。
國內絕大多數電影都會有看片會,觀看的群體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來自國內各大院線的高層。
比如中影,上影,橫店,萬達,博納,光線。
這些人覺得電影好看,有商業前景,就給出更高的排片,他們覺得電影沒啥意思,不能賺錢,自然就會縮減排片。
不能說他們百分百看的準,但作為業內人,絕大多數電影,他們還是看的比較準。
《1937》看片會,國內幾乎所有的院線高層都過去了。
李聲耀作為風華院線老闆,與這些人算是半個同行,倒是有些共同話題。
他並沒有坐在影廳裡邊看電影,他主要坐在外邊,與院線高層們聯絡感情。
電影結束的時候,影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韓三萍走出來的時候,眼眶微紅,“李導,這部電影拍的真好,有水平,我非常喜歡,中影至少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排片。”
王長鈿也過來了,“李導,拍的真好,比《武俠》好看多了。”
李聲耀與院線高層們閒聊,還做東請大傢伙吃飯,眾人都表示自己的院線至少會給出四成的黃金檔排片。
“李導,今年的暑期檔,就看《1937》了。”
去年暑期檔《糖山大地震》大爆,拿到了六億多。
而在《1937》之前,大傢伙最期待的其實是《健黨偉業》,不過電影已經上映,從現在的票房趨勢看,總票房可能還比不過《健國大業》,很多人批評電影沒有誠意,就是一群明星走過場。
《糖山大地震》和《讓子彈飛》兩部六億級別的電影把內地票房的期待值拉起來了。
《健黨偉業》僅僅拿四億左右,已經無法讓大傢伙滿意。
李聲耀聽著眾人吹捧的話,並沒有口出豪言,顯得非常謙虛。
等飯局結束,李聲耀正要離開的時候,有一個人三步並兩步,迅速來到了李聲耀跟前,隨後深深鞠躬姓李,“李導好,我是CGV院線的總經理樸成岷。”
李聲耀見有人這樣鞠躬,還以為是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