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937》劇組的演員場工來說,六七八九四個月真的太熱了。
而且經常下雨,潮溼難受。
到了十月,氣溫降低,而且沒有那麼多雨,劇組的員工們這才感覺好受一些。
尤其是小明哥和張驛。
前面三個多月,他們走幾步就是一身汗,到了十月,跑幾圈涼涼的,非常舒服。
不過吧,長三角一帶秋天挺短的,十月可以說秋高氣爽。
到了十一月,氣溫一下子就下降許多。
幸好這邊不是東北,氣溫降低,可以穿更多衣服,以此來抵擋寒冷。
《1937》劇組的演員場工們已經挺過了炎炎酷暑,對於十幾度的天氣,倒是沒有覺得困難。
這一天寒風呼呼的吹,孫麗過來排練。
李聲耀與孫麗早就認識,並未過多寒暄,招呼幾聲,隨後讓大鵬畢贛帶著孫麗在片場逛一逛。
孫麗這個角色算得上是電影唯一的女性角色,她的戲份不多,不過作用挺大,她扮演一名在戰場上失去親人,但並未放棄希望的年輕女工。
在李聲耀前世,《1917》中這個角色會收養一名嬰兒。
他覺得這一段不太好,帶過小孩的都知道,除非你有神仙手段,不然不可能控制嬰兒,小孩子隨時隨地都可能哭。
帶一個小嬰兒要長時間的躲避敵軍,成功率為零。
李聲耀將嬰兒改成四歲小女孩。
孫麗在片場逛了一會兒,隨後便換上了戲份,化好了妝。
“導演,你看這樣行嗎?”
造型師第一時間領著孫麗找到了李聲耀。
孫麗此時穿著一身旗袍,搭配小高跟,為了體現戰場風險,這旗袍已經做舊了。
她掛著微笑,目光淡然堅定。
孫麗最近幾年演過不少泯國戲,她還挺有泯國女子氣質。
不過李聲耀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轉頭問大鵬和畢贛,“你們兩個怎麼看,有沒有發現問題?”
大鵬瞪大眼睛,搖搖頭。
畢贛大膽一些,走到孫麗跟前,轉了兩圈,但他也沒有發現問題。
“沒事多看看書。”
這旗袍沒有領子,這樣的效果就是顯得女演員脖子更修長好看。
但實際上泯國旗袍一直都是有領子的,看泯國時代滬城的照片就能發現,旗袍都是豎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