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李聲耀的新電影要一鏡到底。”
“一百一十分鐘一鏡到底的電影,這可能嗎?”
“陳道銘:我非常期待參與《1937》的製作,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想法。”
“張國立:我已經聯絡了李導,我希望可以在《1937》演一個角色。”
“影史最大膽的嘗試,李聲耀要製作一部一鏡到底的戰爭電影。”
“《1937》將排練五個月,四千多群演參與制作,這將是明年最閃耀的電影。”
“李聲耀這一次玩真的,他劍指戛納。”
“賈科長:我現在還不敢相信這個訊息是真的,我希望他成功。”
……
《1937》要以一鏡到底的方式製作,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開了。
這是影史上第一部這樣嘗試的長篇電影。
實際上一部普通的影視劇,一分鐘的鏡頭可能都要剪接了七八次。
一部長篇的戰爭電影要一鏡到底,不僅僅需要主要的演員精彩穩定的發揮,還需要群演們足夠專注,表現優秀,這樣才不會拖後腿。
也就是說那四千名群演要不出么蛾子。
正所謂三個人必有一個傻鳥。
想要四千人不出問題,那真的太難了。
在燕京製片廠的剪輯室,休息區內,張偉萍和張藝某坐在一起,張藝某手中拿著茶杯,張偉萍手中夾著一根菸。
《山楂樹之戀》片場拍攝部分已經殺青了。
現在正在剪輯。
對於這部電影,老謀子非常重視,他親自過來盯著。
而張偉萍一樣經常過來,不過他不是過來盯著《山楂樹之戀》,他更多是過來與老謀子討論下一步電影。
兩個人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就是要拍攝一部反應金陵大屠殺的電影,並且還要請一位國際巨星過來,到時候這部電影要像《英雄》一樣,全世界公映。
最近的新聞都在討論《1937》的一鏡到底製作。
張偉萍一邊抽菸,一邊偷偷打量老謀子,欲言又止。
老謀子雙手捧著茶杯,卻是閉上了眼睛,看起來很疲倦。
“藝謀,你看了李聲耀那個新聞嗎?”
張偉萍最終還是沒有忍住,想要問問好朋友的專業意見。
“看到了。”
“那你覺得可能嗎?真的有電影可以一鏡到底嗎?”
張藝某搖搖頭,“不可能,一部長篇電影最少九十分鐘,一般的長篇電影都是一百多分鐘,沒有演員,攝影可以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精準的完成一個有趣的波瀾起伏的故事。”
張偉萍聞言,莫名心情舒爽許多。
“那李聲耀不就是在吹牛。”
“也不能這麼說,李導……他想法比較多,說不定他可以隱藏剪接的鏡頭,讓電影看起來像是一鏡到底。”
張偉萍雖然不是專業的人,但跟著老謀子這麼久,多少了解一部正常的電影,有上千個剪接點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