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四部賀歲檔大片同時點映的時候,一部好萊塢大片在港島彎彎上映,這部電影便是最近橫掃北美電影市場的《金剛》。
《金剛》講述的是一隻巨型猩猩與一位落魄女演員的故事,金剛打飛機,它不是鬧著玩的,沒有帶著腥味的雞精,有的一雙鐵拳,將老美戰鬥機錘下來。
這麼刺激的場面,自然受歡迎。
這部電影在港島和彎彎一經上映,口碑極好,以雷霆之勢,輕鬆拿到日票房冠軍。
《金剛》在內地的首映會稍稍延遲,將在十二月二十九上映。
好萊塢電影這個時候沒有點映七天的資格,一般點映一兩天,不會超過兩百場。
在很多人眼中,金剛上映前的一星期,就是內地電影搶票房的時間。
十二月二十二號排片很快出來了。
儘管點映環節,很多院線都更加看好《極限逃生》,但這個時候,往往會有一些質量之外的考量。
比如芸南那邊的院線,因為《千里走單騎》大部分鏡頭都是在芸南拍攝,上面有命令,芸南的院線大部分排片給了《千里走單騎》。
再比如粵省的院線,與港島影視公司一向交好,老百姓亦是比較喜歡港風電影,《情癲大聖》在粵省的排片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這樣的情況下,經過統計後的全國院線綜合排片,《極限逃生》首日得到了百分之二十九的排片,《情癲大聖》是百分之二十七,《千里走單騎》是百分之二十一,《如果愛》是百分之二十。
僅僅剩下百分之三,留給了一些小電影。
風華,華宜,英煌,新畫面自然早就知道排片了。
排片出來後,網路上立即有一股質疑聲,他們懷疑年輕導演李聲耀,與毫無號召力的李蓮花和鄧朝的電影,竟然能有最高的排片。
質疑者覺得這背後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都是好評如潮,為什麼獨獨高看《極限逃生》?”
“我覺得這四部電影排片應該不分上下,相同的排片才公平。”
“讓觀眾作主吧,資本家就喜歡強行喂屎。”
“《千里走單騎》也很好看啊,誠意滿滿,我覺得《千里走單騎》才應該取得最高排片。”
點映後各部電影的質量,院線心中都有數。
不過放在網路上的觀影感受,評分那自然都是好評。
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會被帶節奏,當然絕大多數觀眾都明白這些套路,點映評價做不得數,還是要大規模公映後,才知道電影是不是真的好看。
這樣的情況下,四部電影的主創在全國各地宣傳,都想著能在首日多撈一些票房。
……
2005年12月22日凌晨,四部大片同時大規模公映。
李聲耀沒有像《出拳吧,爸爸》那樣關注電影票房,他頭一天晚上十一點就睡了。
陪他睡的人換成了陳恏。
兩個人數月不見,相聚自然要有一番大戰。
翌日上午九點,李聲耀這才起床,他隨後就接到了助理的電話。
“老闆,《極限逃生》現在位於票房榜第二名,僅次於《情癲大聖》。”
陳恏正坐在一邊,聽到了助理的話,稍稍擔憂,“《情癲大聖》好看嗎?”
“還可以吧。”
陳恏點點頭,“等會兒帶我去看電影。”
她還沒有看過《極限逃生》,想著今天去看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