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達代表/大會即將開始。”
“三月最火的電影就是《瘋狂的賽車》,本片上映三週,已經拿下一億票房。”
“檸浩:感謝李導的支援,《瘋狂的賽車》的成功,離不開李導。”
“黃渤:李導是我的貴人,在我還是龍套的時候,他就鼓勵我。”
“李聲耀,程龍將回國參加仁達代表/大會。”
“李大導有新提案,要引導娛樂圈更加正規,更加合理分配資源。”
“胡哥完成了伊斯坦布林的拍攝,他表示受益良多,以後要更加努力。”
“程龍:我們的目標是超越《颶風營救1》票房,打造一個全新的好看的系列電影。”
……
三月底就是華夏仁達代表/大會,李聲耀和程龍都要回去,兩個人都是演藝圈的仁達代表。
他們跟胡哥一起回到了燕京。
對於這一次大會,李聲耀沒有讓助理幫著寫提案。
他自己找了相關材料,這一次提案的方向是將演員的片酬控制在總成本的一個範圍內。
他的建議是演員片酬最多佔據總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在李聲耀前世,接下來的幾年內地演員片酬會爆炸式提升,像是《如懿傳》,周訊片酬是九千五百萬,霍建華片酬是七千二百萬。
還有按住啦卑鄙八千萬片酬。
這簡直是一個恐怖的故事。
實際上不管是周訊,還是霍建華,可以說毫無提升收視率的號召力。
你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他們怎麼可以拿那麼多片酬?
如果是孫麗,鞋東,張嘉亦這幾能扛劇的人,他們拿高片酬還能理解,其他人憑什麼呢?
這樣的情況下,內地的電視劇製作方,除了山影少數幾家公司,其他全部像是著了魔一樣,想著請流量明星。
而他們製作的電視劇,絕大多數都是垃圾。
這樣的現象對於影視劇幕後製作,以及服化道的提升幾近於無。
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就是流量瘋狂收割,但毫無貢獻的時代。
這裡肯定有很多貓膩。
最後上面看不下去,這一個提案會在李聲耀穿越前提出來。
李聲耀打算現在就開始提。
現在片酬還沒有那麼恐怖,他不用怕得罪人。
不過能不能被重視,進而成為議題,他並沒有信心。
反正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不行就後年。
在他前世,韓劇製作中,演員片酬僅僅佔據總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而在美劇中,演員片酬站總投資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