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首映日選擇大多是學習好萊塢的經驗。
好萊塢的專家們發現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三天,老百姓處於一種放鬆狀態,更有消費心理,更容易走進電影院。
所以很多電影會選擇在星期五首映。
一些比較特別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比如兒童受眾為主的動畫片,一般會選擇星期六上映,這個時間票房更高,更好炒作。
還有一些電影會選擇其他工作日上映,這樣的電影一般都是對自己比較有自信,相信自己口碑的。
比如《三峽好人》,拿到了威尼斯金獅獎,選擇十二月十四號首映,這一天是星期四。
還有《滿城盡帶黃金甲》,老謀子張偉萍一樣很有信心,選擇了星期四。
此外還有李少葒,她的《門》在十二月五號首映,選擇了星期二,這一天還是下元節,不過這個節日在現代不流行了。
在漂亮國,一眾電影選擇十二月六號上映,就像是《啟示》,《戀愛假期》,《快樂的大腳》,倒不是因為這幾部電影對自己有信心。
更主要是十二月六號是華盛頓的生日,漂亮國有些地方會放假,他們是想乘著這個假期收割票房。
《颶風營救》同樣選擇了十二月六號晚上六點首映。
內地的首映時間一樣是十二月六號晚上六點,內地會比漂亮國,法蘭西,大英快一些。
……
2006年12月6號晚上6點,《颶風營救》在內地,港島,正式公映。
港島,新馬泰地區一樣是交給邵氏發行。
《颶風營救》在內地的首映排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之所以這樣,自然是因為《墨攻》,《雲水謠》,《門》都不給力,《墨攻》口碑一般,首周票房不過三千萬,《雲水謠》更差,首周不過一千兩百萬。
至於昨天上映的《門》,可以說撲的悄無聲息,首日票房不過一百多萬。
這個時候不僅僅影迷,影院同樣期待著有大片上來救市。
所以《颶風營救》得到了這麼高的排片。
燕京風華影城,李聲耀坐在辦公室,喝著茶,他開啟了電腦音響,放了一首比較舒緩的純音樂。
“咚咚咚!”
有人敲門,隨後助理推開了房門,他一臉激動,“老闆,新馬泰已經上映了,港島也上映了,沒有任何問題,一切順利。”
李聲耀點點頭,抿了一口茶,“行,我知道了。”
助理隨後便匆匆離開了。
全球上映的電影,最怕就是首映的時候有差錯,這個時間點事情比較多,容易做錯事,挺過這個時間,一般就會好的多。
新馬泰和港島沒問題,對於李聲耀來說,那就是一件好事。
過了兩小時,李聲耀還是坐在辦公室,他沒有再聽純音樂,而是播放一部邵氏老電影《少林七十二絕技》。
“咚咚咚!”
敲門聲再次響起,助理閃現,一臉喜色,“老闆,第一波口碑已經出來了,好評非常多,大家都說這是一部完全不一樣的動作片。”
《颶風營救》早就經歷過點映,首映,之前就有一些評論。
不過畢竟沒有大規模公映,評論數量比較少。
而且像是首映禮,主要是業內人士商業互吹,能有炒作效果,不過老百姓已經知道製作方的套路,對於業內人的評價,沒有之前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