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今天早上就開始下雨了,有一陣,沒一陣的,直到上午十點,天色依舊陰鬱,還有陣陣雷鳴。
聽著讓人覺得壓抑。
亮馬河大廈風華影視公司,李聲耀與吳文徽,以及公司財務經理坐在一起。
“老闆,吳總,公司現在的流動資金還有八千一百三十萬,《極限逃生》劇組那邊,還需要撥款三千萬,這樣的話,我們應該僅僅剩下五千萬出頭。”
“維持正常的運營是可以的,不過想要在燕京買樓的話,絕對不夠。”
公司財務經理三十幾歲,國字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是一個精明的人。
此人與李聲耀是老鄉,同樣是清華的才子。
這一次李聲耀與吳文徽碰個頭,是因為他們打聽到宣武區有一處大樓可能會出售。
大樓一共九層,佔地面積將近一千平米,還有地下停車場,門口很寬,有一塊平地,正適合用來做影城。
李聲耀一直想要搞一個屬於風華的獨棟影城,以後風華電影在自己影城舉辦首映禮。
他們之前沒有在燕京找到合適的地方,而現在說不定有機會,但他們很快發現公司的資金可能不夠。
吳文徽問道:“我們的影城現在進賬怎麼樣?”
“平均下來,一家影城每個月淨利潤三十萬左右,我們一個月就是一千萬出頭。”
“電視劇呢?”
“上半年的合拍劇收益已經到了,海內外所有的播放權費用總共有將近七千萬,除去下一輪的合拍劇投資,還有三千五百萬,已經算入八千萬總賬之中,下半年的電視劇受益沒那麼快到賬,現在有時候外銷部能賣出一些電視劇,但都是推廣到陌生市場,價格比較低。”
財務經理接著說道:“藝人抽成也有一部分資金,每個月能有三四百萬收益。”
吳文徽接著問道:“支出方面呢?”
“風華影片和起點中文網,特效部現在都還沒有盈利能力,我們需要不斷的調撥資金支援,每個月大概六百萬左右。”
也就是說現在電視劇方面一年能賺七八千萬,院線方面一年一億出頭。
風華影片,起點,以及特效部一年支出七千萬。
總的來說就是盈餘一億一千萬,算是很厲害了。
依照這樣的進度,風華每年都能買一棟樓做影城,
不過現在院線剛剛起步,讓他們拿出七千萬左右買樓,顯然不夠。
李聲耀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出拳吧,爸爸》當初僅僅讓中影投資五百萬,風華自己投資了四千多萬,這是一筆大錢。
現在內地加上海外的票房足足有兩億兩千萬,分到風華這裡應該有七千多萬,接近八千萬。
差不多是翻倍的收益,在電影圈中,算是非常牛逼了。
只是電影分賬回收非常慢,一般是一年到一年半。
他們顯然不可能等這八千萬回來再買樓,那時候人家早就賣出去了。
這個時候,這樣的大樓根本不愁買家。
“老闆,我們要不要再向銀行貸一個億?”
之前李聲耀給吳文徽權利,讓其貸款買樓,陸陸續續下來,風華已經欠了九個億。
再加一個億,那就是十億了。
資金鍊萬一有問題,那樂子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