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珍在家裡觀看《我叫金愛玲》的時候,半島青蛙臺旁邊的一棟大樓,文化推广部正在緊張的統計著資料。
自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半島就出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
郭嘉大力扶持半島文化輸出。
之所以有這個政策,正是因為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他們毫無抵抗力,只能被人輕鬆收割。
這讓半島高層非常無奈。
他們隨後想到了一個商業戰略,那便是文化立國。
以出色的文化推廣半島的商品,以韓劇韓音讓更多人認識半島,認可半島的文化,進而購買半島的產品,促進經濟發展。
hto便是在這樣的大戰略下,得到了很多資源的支援。
並且半島官方主動給他們買通稿,買粉絲,營造了一種在全亞洲都非常火的假象。
但儘管是假象,老百姓不知道啊。
老百姓還是非常高興,非常振奮,得意,覺得自己郭嘉文化很了不起。
接著便是《藍色生死戀》火遍亞洲,這部劇能火,主要靠電視劇本身的質量,他們並沒有做太多推廣。
這讓半島文化推广部的人很振奮,他們意識到自己郭嘉還是有很多人才。
然而就在他們擦亮眼睛,準備等著新的韓劇風靡亞洲。
但過去了兩年多,卻沒有新的韓劇能達到《藍色生死戀》的程度。
而且這個時候,中劇悄然崛起,先是《情定大飯店》,接著是《冬季戀歌》,然後還有《天國的階梯》,《我的女孩》……等等劇集。
這些電視劇都來自風華影視公司。
其中《冬季戀歌》尤其讓人羨慕,這部劇在島國大火,從去年到今年年底,nhk竟然播了三輪。
趙楊在島國大賺特賺,滿世界拍廣告,進行商業演出,不完全統計,趙楊今年差不多賺了一個億。
這讓半島文化推广部的人羨慕不已。
他們多麼渴望,《冬季戀歌》是韓劇,風華影視公司是半島公司。
這樣的話,他們的文化立國戰略就更容易成功了。
然而終歸是想象,這並不是真實的。
更讓半島文化推广部恐懼的是風華影視公司還能源源不斷出品新的優質劇。
這一次的《我叫金愛玲》,就非常出色。
不僅僅在內地引發了極大的討論,還迅速的售賣到十幾個郭嘉。
不僅僅半島,島國,新瑪泰,就連菲島印島都迅速購買了。
大家都被那個又老又譜的女主角吸引了。
但這對於半島文化推广部來說,顯然是一個糟糕的訊息。
中劇越來越成功,越容易佔據市場,那麼他們就越難撼動中劇地位。
此時文化推广部的部長樸貞珉親自過來,就是要研究《我叫金愛玲》的成績,然後爭取複製過來,為半島的影視公司提供想法,幫助他們成功。
“部長,這是《我叫金愛玲》在菲島的資料。”
樸貞珉接過報表,發現《我叫金愛玲》在菲島取得了百分之二十七的超高收視率,很多老百姓表示這部劇非常好看。
主要的評論是女主角讓很多女人更加自信。
“我覺得她是我的偶像,我希望能像她一樣,獲得美麗的愛情。”
“她這麼普通,但依舊如此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