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還考核什麼?
王燕秋這時又道:“京都大學希望學院大一大二的二十名學生現在已經離校去各大名校交流了,振平,你看何沐和初心……需要出去交流嗎?”
沈振平聽此眉頭微皺。
期末交流,這也是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教育模式。
大體就是帶著學生去其他學校,和其他學校的同年級的學生切磋。
尤其是一些名校的頂尖學生,幾乎每個學期末都會出去。
雖然高考過後,全國絕大部分頂尖學生都去了京都大學。
但總有一小撮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其他名校,這一小撮人中甚至不乏頂級天賦的學生。
這樣的學生在自己的學校基本是無敵的存在。
時間一長,他們的心態容易發生某種變化,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帶他們出去見識見識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京都大學頂尖學生雲集,彼此之間競爭激烈,但同樣需要交流,因為其他名校每年都會培養出那麼幾個極強的學生,為名校爭奪戰作準備。
那些學生並不遜色於他們最優秀的學生。
畢竟十屆名校爭奪戰,他們也只誕生了六位希望之主,還沒到無敵的地步。
……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必要的交流有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名校找名校,普通學校找普通學校。
像京都大學希望學院的學生,只會去前一年名校爭奪戰中的八強學校。
而凌州職業大學……基本沒出現過需要出去交流的學生。
初心那丫頭去年的時候倒是可以交流,但她身份特殊,沒人願意和她交流,所以也就沒出去。
“我覺得沒什麼交流的必要,當然了,還得問問那兩個孩子的意見。”
沈振平沉吟了片刻說道。
旁邊凌寒星突然鬆了口氣。
“校長英明!他們的確沒什麼交流的必要!就說何沐,都三百多戰鬥力了,哪個大一新生能比?去打一個大一新生,還不如在家裡打個怪。
至於讓他挑戰大二的學生……也不靠譜。”
凌寒星不停搖頭。
以校長的人脈,真要出去交流,必然最先去京都大學。
而到時候帶隊的肯定是最閒的他。
他領著何沐去挑戰京都大學大二的學生,那不是明目張膽的羞辱人家嗎?
“特麼的一個職業學校大一新生,來挑戰我京都大學大二學生?你找死!”
凌寒星甚至已經能想到那些京都大學老師氣急敗壞的樣子。
到時候那些老師欺負不了何沐這個學生,十有八九要把氣出在他這個當老師的身上。
不行不行……萬萬不能去。
還是不交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