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進場的姜城,並未聽到青璣這番話。
不過他也能猜到這幫人心裡在想什麼美事。
第二輪本源親和對決,仍然是輪戰模式。
雙方的出戰順序,由各自的高層來安排。
青霄聖地雖然嘴上說著姜城第一輪鑽了空子,但還是把他安排在了第二輪第一個出場。
你要是還能繼續神奇下去,那也免得其他道聖上場獻醜。
你要是不能繼續神奇,那也早點現出原形。
本源親和的對決方式, 也類似於遊戲。
開場之後,雙方共處一片隔絕神魂和仙力的特殊空間之中。
每人的蒲團前方有一根透明樹苗,算是大本營,被摧毀就算落敗。
樹苗的周邊還有九盞錯落分佈的燭臺,
比試時,雙方就從這片特殊空間中爭奪本源,然後點燃周邊的燭臺。
燭臺被本源點燃後,可以攻擊對方的樹苗,也可以增強己方樹苗的防禦力。
而不同的燭臺佈陣, 以及不同的本源搭配,還能激發出不同的攻防效果。
這項比試比較的不光是本源的親和力,還有對本源的認知,以及對戰局的謀劃能力。
真正進行起來,還是很複雜的。
萬眾矚目之下,姜城與對面第一位地神之間開始了鬥法。
在他看來,這場比試應該還是閉著眼睛就能碾壓。
畢竟他有劍、冰、暗這三座本源神臺,這是道神層次的本源。
除此之外還有包括速度、毀滅、死等八門規則在內的本源圖騰。
放在道聖層次,那就是降維打擊。
然而真正開始溝通這片特殊空間內的本源之後,他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能溝通到的本源是很多,但這特殊空間內每道本源的強度都有上限。
而那上限,就是道聖層次。
他雖有三門本源的感悟達到了道神層次,奈何這特殊空間內,劍、暗、冰這三門本源的總量只有那麼多。
不過他的優勢還是有的。
因為無論地神還是道聖,通常也就三到七個達到了道聖層次的本源圖騰。
他們都填不滿九盞燭臺,剩下的只能用本源虛影湊數。
而姜城不同。
九盞燭臺都不夠他用的好嗎?
一上來, 他就選了劍之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