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做事這麼不乾淨,還留下這麼一本賬本,現如今他根本就保不住他了,更甚,連尚書府也要遭殃。
他心下一橫,起身對著跪在地上的兒子,狠狠扇了一巴掌:“逆子,逆子怎敢。”
辛言看著刑部尚書的動作,心裡冷笑,薑還是老的辣啊,這是準備棄卒保帥了。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還真是下得了決心啊。
李高陽呆呆地看著自己地父親,像是被嚇到,沒有任何地反應。
刑部尚書痛心疾首道;“我知你無心讀書,整日流連花樓,不學無術。我怎麼管教你,你都不聽,你將那個董氏接回府中,我也沒有阻攔,只要你能安分守己,我也清心。可我沒有想到,你竟受了她的蠱惑,犯下如此大錯,現如今,就算皇上饒你,我也饒不了你。從今以後,你,不再是我李家人。”
李高陽剛聽到前面地話,還以為父親是在上演苦肉計,也是他是李家唯一的嫡子,是李家的獨苗,可是她的希冀還沒升起多久,就被後面的話擊個粉碎。
父親,父親這是要將他逐出家門!?
不可以,不可以!他是李家長子,怎麼可是成為一無所有的庶民。
他失聲問道:“父親,父親,你說什麼?你要將我逐出家門嗎?不,不可以,我是你唯一的兒子,是祖母唯一的孫子,你不可以趕我走,你不可以趕我走的。你想讓李家斷了香嗎?你要讓祖母罵你不孝嗎?”
這番急轉直下的情景讓朝臣都目瞪口呆,刑部尚書平常雖氣李高陽沒有出息,可畢竟是自己的獨生子,寵溺還是少不了的,生了病,府裡可是不得安寧。
這會,他們居然聽到李尚書要將他的兒子趕出家門!
成武帝瞧著這刑部尚書的動作,沒有出聲。
刑部尚書痛罵自己的兒子,字字誅心,但真是不知道兒子所做之事,痛心疾首。為了大局,為了正義,只好將不孝子逐出家門。
他重新跪在成武帝面前,痛哭流涕道:“皇上,微臣教導不利,致使兒子放下這等罪過,請皇上降罪。”
說完又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李高陽還是就那樣呆楞著,像是失了魂。
朝臣中精明的人早就看出了刑部尚書的意圖,無非是為了保全李家,而且他的話裡話外,說得的都是李高陽被那個董姨娘迷惑,這才犯下事,最低限度的保全他那兒子。
刑部尚書年過四十,此番又哭又磕頭,讓人看了也著實不忍,只是有些人心中都知道,他兒子做的事,他那老子怎麼可能完全不知道,就連平日他做的事,大半也都是他幫忙遮掩,擺平。
梁王一黨也沒再出聲,他若是再有意偏袒,父皇可能會將怒火燒到他的身上,說不定還會疑心他,現在也只得置身事外了。
辛言像是安慰道:“唉,尚書大人,若是貴公子知道你的一番心意,想必也不會犯下此等罪過。定是那董姨娘的蠱惑,否則看貴公子也不像是會殺人的人。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大礙,只要貴公子日後遠離那毒婦,不再受其蠱惑,貪贓枉法,這日後也能洗心革面,與尚書大人一起效忠皇上,豈不美哉。”
刑部尚書暗道不好,果然,看到成武帝的臉又怒氣恒生。
成武帝道:“刑部尚書之子李高陽,知法犯法,買.兇.殺人,罪無可恕,貶為庶民,流放千里,董氏心腸歹毒,教唆殺人,判明日處斬。刑部尚書教子不嚴,致使放下重罪,罰俸三年,禁足一月。”
原本成武帝確實要被刑部尚書動搖,只是辛言那番話,又給他提了個醒。若是那董姨娘叫他暗害自己,他是不是也會這麼做,他本就是多疑的人,想法一起,便抑制不住。
所以刑部尚書剛剛那番作態也是沒有用了。
李高陽從小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如今流放,且事被貶為庶民,可想而知這一路會有多麼的難熬,對他這種人,這可比死還難受。
刑部尚書無法,只好叩頭謝恩,面上也不敢顯示任何一點不滿,然從頭到尾,李高陽沒有一點反應,就這樣呆坐者,眼神空洞,任侍衛將他拖下。
而石頭也一併被帶走,等待他的也是死路一條,就算成武帝放過他,刑部尚書回過神來也不會放過他。
朝臣們一度以為刑部尚書會救下李高陽,沒曾想最後,還是這般下場,看著他一瞬間像是蒼老了許多,失魂落魄地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