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 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

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 (第2/2頁)

但是劉備又要嚴控公爵總人數,最終妥協的結果,就是給馬超的弟弟馬岱,也加到了縣侯,不過是戶數最少的三千戶縣侯。

同時馬家其他在軍中略有功勳的,如馬休馬鐵,也給了無傷大雅的鄉侯,讓他們分別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鎮撫西域。

最後的黃忠,本來來得就晚,要不是劉備給機會,好幾次跟隨御駕親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隨李素平江東,根本就到不了現在的高位。

所以黃忠沒什麼好抱怨的,最終能有萬戶侯就已經很感激了,比高順低一大截是應該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寧、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說到馬超和周泰,當然不得不提最後決戰追殺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將的功績了。

畢竟,周泰和諸葛亮那一路,才是最後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動手者。趙雲、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圍追堵截的協助功勞。

周泰前些年軍功積攢速度,明顯有點低於甘寧和太史慈了。甘寧在南方的進攻平定中功勞很多,太史慈則是在海軍作戰、對海外拓地、沿海騷擾方面功勳卓著。

不過,全憑著跟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勞全追回來了,也得到了兩縣一萬四千戶的封邑。

南邊的李素,雖然只是堵截之功,不過也幫著佔領了淮北大片領土,而且起到了繞後逼曹操走位、讓曹操在決戰前不得不後撤,算是促成了決戰的速戰速決。

所以李素在決戰後的論功,比馬超還高一些。加上戰後和平過渡期間,李素還頗有其他一些治國舉措的文治功勞,劉備最終是在去年的十六縣加到十八縣的基礎上,今年再加兩縣。

所以,李素這個公爵,是擁有會稽郡二十縣封地了,距離全郡獲封還差兩個縣。估計這倆縣也得將來運籌帷幄、統籌為大漢開拓新的疆土,漸漸增封,最後拿全會稽全境肯定是沒問題的。

而決戰中最後一個要封、也是獲益最大的贏家,自然是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復徐州的戰功,得最重的賞賜是肯定要的。

諸葛亮之前的功勞和封賞,就明顯應該是在馬超之上的,他吃虧還是虧在年紀上,馬超畢竟比他年長五歲。而二十二歲和二十七歲,在考慮封侯拜將方面肯定會有很大落差。

這次,諸葛亮的功勞至少也夠得上再頂格加兩個縣的封地。不過那樣一來,他就明顯超出三縣兩萬戶的縣侯上限了、但又距離五縣三萬戶的郡公下限稍微有點距離。

最後,還是李素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給劉備提了一個折衷方案:考慮到諸葛亮的年輕,這次只給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職。

年輕人嘛,給爵位不會讓人飄,但做官履歷和升遷速度肯定要壓一壓,讓他好更多知道基層的不易民間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縣的時候,才剛剛給劉備出了個主意,允許那些在統一戰爭早期就“毀家紓難”的義士家族,用贊助朝廷軍費的功勞,來換取免稅麼?

諸葛家畢竟有好幾十億的朝廷戰爭債券,而且都是當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時候,就主動第一個踴躍購買(算跟李素、甄家並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剛出來政策立刻搶著買),也沒考慮回報,這也算是非常支援大義了。

所以,可以讓諸葛家自願放棄一些抄引國債,做一個典範,朝廷再賞賜他們榮譽——而且這種事情,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

秦始皇的時候,巴寡婦清不就是走的這條路子封侯的麼。漢武帝的時候,剛出臺算緡告緡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動捐出一半家產助軍,鼓勵皇帝問富商階級收家產稅來打匈奴,那傢伙後來還成功當了九卿(當然從大商人的角度來看,這傢伙肯定是富商階級的內鬼,把同行卷死了。)

當然,諸葛亮現在想封公爵,情況跟封侯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這不也考慮到諸葛亮本來功勞和資歷就只是差一點點,而且他家的數額特別巨大。

最後權衡的結果,是諸葛家放棄了五十億錢的戰爭國債,然後加上其他功勞,讓諸葛亮二十二歲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時換取了其兄長諸葛瑾也是萬戶侯。

這筆錢也佔到朝廷總髮行戰爭國債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慮到最早一批債券是章武三年就認購了,而朝廷還錢還遙遙無期。把利息都算上,將來這筆債券的期權總數絕對能超過八十億。

誰讓諸葛家專利巨多還都是瘋狂賺錢的,從新式織錦機織布機到各種瓷器蒸餾酒的專利都捏在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織錦機發明總算是過了專利保護年限了,他們的錢確實怎麼折騰投資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棄了國債,他家還是可以細水長流穩步經營,根本不影響。換助攻一下“開國公爵”的位置,加一個萬戶侯,他們自己覺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劉備對於“中興公爵”的總數控制,還是非常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終只是中興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職封公爵的,只有大將軍關羽(八縣)、太尉張飛(六縣)、驃騎將軍趙雲(六縣)

以文職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縣)、丞相李素(二十縣)、司隸校尉諸葛亮(五縣)

未來或許大漢還會有公爵,但機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這一波漢室三興統一程序中的公爵,含金量會有所變化,只有這次的六個,才算是“中興元勳”。

在涿縣這些日子,把這一切都做完後,快到八月中旬時,劉備才從涿郡再次啟程,隨後前往中山、常山,踏上了最後回雒陽的歸途。

為了節約軍費開支,隨著回程距離雒陽越來越近,隨行護駕的騎兵規模也可以逐級遞減。

加上騎兵主要是提防北部邊患的,劉備從幽州離開時,便就地留下了三萬騎兵,分散在幽、並駐防。他自己只帶兩萬人繼續南下。

大量的馬匹留在靠近北方草原邊境的郡養著,成本也相對低些。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這次北巡雖然看似騎兵帶得很多,成本統籌工作卻也做得很好,基本上沒有增加浪費。

畢竟中原大決戰結束的時候,好幾萬騎兵是在南方的豫州腹地,本來就要行軍北歸到幽並的。護駕只是順路為之,回去的時候就不帶了。

最新小說: 傳奇之賊行天下 重生成前任叔叔的小嬌軟 [紅樓]當炮灰有了金手指 火影之千手夜 穿越之悠閒修仙生活 替身使者縱橫世界 我的末日堡壘 全能九號 真龍附在我身上 初音未來之重奏曲 紅樓:無雙武力,我一人鎮天下 無盡懸念 重生之大夢想家 九轉神晶 怎麼都在覬覦萬人嫌反派?! 亂世逃荒路 合歡宗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命運的黑夜 數碼獸之交會的命運 御前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