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拿來吧你 (第2/2頁)

趙雲如此總結,心中覺得頗有使命感和責任感,這話如果他不說,沒人會跟劉備說,劉備也不可能知道。

在後世,這種經驗其實是眾所周知的。

因為海軍比陸軍需要更多專業訓練,人員寶貴,近現代海軍成軍後,除非是露西亞人衛國戰爭那種軍艦打光港口都淪陷了,才讓海軍填塹壕防線打陣地戰,否則海陸都是分開的。

至於空軍出現後,更不會讓飛行員去填地面防線,飛行員培訓起來成本多高。

但是在199年,華夏大地上還真沒這樣的歷史經驗,此前水軍技術含量還不算高,水陸都是混用的。

趙雲不懂什麼“技術兵種不該拿來當炮灰浪費”的科學道理,但他一萬多里航行下來了,目睹那麼多袍澤的損失,自己心中隱約有此實踐心得,不吐不快。

畢竟他去的時候四萬五千人,最後活下來只剩三萬,損失的這些人相當一部分不是戰死的,光熱帶病直接病死就幾千人。

戰鬥傷亡的人數,其實是一萬一千多人,其中占城戰役死傷最多,前後六七千人,後續三戰加起來也還不到五千人。

可是這一萬一裡面,直接陣亡的才不到三千,還有八千多都是歷戰負傷後難以救治、熱帶溼熱環境下輕傷都會感染化膿、嚴重炎症。

哪怕趙雲隨軍帶了張機和他的軍醫隊,但是按照中原的戰傷處理醫術,傷員死亡率仍然是比中原作戰高了兩三倍!

中原地區當時輕傷員被醫治處理後,感染死亡率可以控制在兩三成,在林邑,這個資料達到了“六七成輕傷員敷藥還是會死”。

正因如此,扛過了熱帶水土不服,扛過了毒蟲血液傳染瘟疫,還扛過了戰傷溼熱環境感染的倖存者,才非常的不易,趙雲不能接受這些士兵浪費在沒有技術含量的戰場上。

但願還在擴軍中的劉備能理解吧。看劉備去年擴軍八萬、今年要擴軍十萬,把總兵力加到五十萬,就知道劉備現在是非常急於集中一切優勢兵力的。

……

五月十二,雒陽。

李素剛剛把諸葛亮送走,去關羽那兒報到,隨後就收到了趙雲的捷報。使者也沒在雒陽多停留,繼續西進去長安報信。

兩京自然是一片歡騰,連李素都忍不住摩拳擦掌:“子龍總算是不辱使命,居然一次性平定了那麼遠的地方。”

考慮到趙雲被李素派出去遠征的時候,李素還是總督南方各州事務的,所以他得為趙雲及下屬諸將表功。

李素抓緊仔細看了一下趙雲的詳細彙報、各個將領和文官的表現,然後也形成一道奏表,讓黃權立刻送去長安給劉備。

李素還非常有心地分成了兩部分寫,黃權走之前李素還關照了他遞交的方法:

“公衡,這第一道是我為眾將表功的,只是陳述他們的事實功績,不帶評價,不帶褒獎意見。恩自上出,升官封爵都是陛下的權柄,為臣者不當多言。

這第二道,是如果陛下看完眾將戰功之後,想要找我議賞,你再轉一圈把這個意見交上去,也省得在長安雒陽之間再往返多跑一趟,白白多花七八天。”

李素很會辦事,事實判斷是事實判斷,價值判斷是價值判斷。皇帝不問你的價值判斷意見,你不能主動先說。

黃權也是上傳下達的老江湖了,立刻表示知道怎麼做。

四天之後,他就風塵僕僕趕到長安,把李素給趙雲表功的奏章交了上去。

劉備也是滿面興奮:“子龍把林邑偽王全部滅族了?還在林邑、占城各處都建立貿易據點、讓野人接受大漢財賦律法、海貿進貢羈縻?

那可真是罕有的光復拓邊之功了。該如何賞賜他官職爵位才好。後日大朝會時,可召叢集臣好好商議……嗯?對了,伯雅竟沒有提他覺得子龍與其餘文臣、眾將該如何封賞?

雲長都還沒封公爵,子龍肯定也不好封公。”

黃權被劉備這麼直接一問,倒也不好欺君,下意識支吾了一兩秒。

畢竟皇帝沒直接問的話,你可以去新豐轉一兩天再回來,把李素的第二道表送上,但皇帝都直接問了,否認可就是騙皇帝了。

可惜劉備太瞭解李素,也太瞭解其他臣下了。當天又是在石渠閣裡私下接見遞表,不用講朝議禮儀。

就黃權這麼一猶豫,劉備就看出端倪了,他也不讓對方難做,直接跳下御座大踏步走到黃權面前:

“朕早就發現你幾次給伯雅遞表走得特別快了!有時候簡直日行千里吶!拿來吧你。”

說著直接回手在黃權袖子裡一掏,把李素的第二份表章拿走了,轉身後還把表章在手裡揮舞了一下,就跟告別似的:“行了,沒外人別裝了,朕知道伯雅知進退。”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