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全靠盾牌擋住,那不給袁術和紀靈不承認那是皇帝的藉口了麼,所以關鍵還是得讓敵人退遠一點,退出有可能放冷箭傷害陛下的理論射程。
這一切安排了下去,足足花了一個半時辰,好不容易等到一波袁術軍本身攻關退卻的間歇,劉協終於逮住空檔讓人上牆喊話。
“衛將軍的兵馬聽著!陛下願意赦免他們不明真相、誤認勤王之過。此戰耗費,也另有撫卹,只要退兵,論心行賞!”
“國舅董承,已被陛下暫時免去車騎將軍之職,綁縛在此。陛下如今親掌雒陽兵權,爾等勿疑。現在退卻,就當是之前好心辦了壞事,既往不咎!袁貴人及後宮其他妃嬪、龍種的傷亡,陛下一定會徹查、給天下一個交代,請衛將軍勿疑!”
這些話有的斯文有的粗鄙,也不都是劉協親自喊的,他也沒那麼大嗓門。但他的華蓋已經出現在伊闕關牆之上,而且旁邊也有被綁縛的董承公開露面。
這一下著實令準備再次攻城的部隊猝不及防,一時之間軍心大亂,進退兩難。
雖然這些部隊都是袁術的嫡系,也不知效忠皇帝,只效忠直屬軍官。
但皇帝的威嚴在封建時代終究是有點用的,加上袁術出兵前,將領們對下面的動員,明面上都是說的清君側。
皇帝親自闢謠,這誰還敢打?
“那個輦蓋就是天子的鸞儀麼?真是威風啊,旁邊綁著的難道就是賊臣董承?這麼看來董承也沒本事挾持天子啊。”
不少士兵甚至中下層軍官開始竊竊私語。
負責率領大軍攻關的前線主帥紀靈頓時大驚,尤其是他的主公袁術本人驕縱不能吃苦,並沒有親臨攻城戰戰場,只是在新城縣駐紮,這讓紀靈必須當機立斷自己做抉擇。
他一邊派人飛馬回後方一些的新城縣請示,一邊下令各級部將、軍官層層約束:“不許妄傳謠言!這是董承的詐術!天子怎麼可能親自來此,這是董賊安排的冒牌貨!不然天子為何不斬殺賊臣董卓?
當年漢景帝斬殺晁錯,天下皆知,傳首示諸侯,不願退兵者理虧,故而吳王劉濞為天所譴!我軍乃是正義之師,若是真有董承首級、查驗無誤,自會約束兵馬!如今絕不接受亂命!”
一番緊急修補,只能是這樣處理了。
饒是如此,還是被劉協拖住了至少兩個時辰的攻城時間,讓袁術軍一時不前,減輕了城牆上的壓力。
劉協見下面真的暫停攻城了,也不敢繼續過分刺激,一時僵持在那兒。
因為紀靈的反向喊話就斬了董承首級送去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只要送去那軍心士氣就真的崩了,人心惶惶還怎麼守得住伊闕關?
當年漢景帝能斬晁錯,那是因為朝中還有名將、敵軍也離京城千里之外,還有梁孝王助戰。今天劉協身邊根本就沒有威望鎮得諸軍的懂行高階將領了,而且這裡離洛陽只有四十里,根本容不得士氣低谷期稍有閃失。
大約兩個時辰後,袁術火急火燎從後方的新城趕來,還帶了楊弘。說實話,袁術和楊弘也真沒想到皇帝居然有魄力玩這一手,柔中帶剛瓦解他的軍心士氣,一切竟然有往失控的方向發展的趨勢。
這時候可不能緩啊!退一步就是死,只要被穩住,遲早被清算!
“楊弘!事急矣!為今之計,如之奈何?”袁術焦躁地喝問。
楊弘也是血衝腦殼,來不及慢慢想了:“為今之計,就堅持假裝看不清,絕對不能承認皇帝是真的!紀將軍剛才的處置還不錯,就說見不到董承的首級絕不罷兵!繼續猛攻伊闕關!”
袁術怒道:“那又如何?再被敵人這樣煽惑,我們計程車氣越來越低落,得多大的損失才能攻下伊闕關?後續的雒陽城呢?賊軍若是還有數萬,我們還有足夠計程車氣攻破麼?”
楊弘大腦飛轉,思前想後,搏出一條孤注一擲的打法:“主公,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此刻若是放棄,我等都是族滅的下場。
這樣吧,這伊闕往東,與太谷關之間,似有緩坡不甚險峻之處,或能少量人馬輕裝攀援而過。伊闕往西,洛水之畔的河南縣以南,也有可以偷越而過的緩坡。
往年之所以這些地方沒有處處設定關卡,無非是因為險峻太過,只能爬人而不能過糧車糧船,所以縱然有少量精兵翻山而過,也無法攜帶軍糧。伊闕之後還有雒陽堅城,部隊進入關後城外之地,被夾在中間,必然被包圍、餓死,故而可以不防。
但現在,情況略有不同——所謂假扮天子之人,居然親自到了這伊闕關,沒有留在洛陽城中。所以,我們不用強攻雒陽城,也不用擔心偷越翻山的偏師被包圍斷糧——
他們翻山之後,只要從背面堵住伊闕關通往雒陽的道路,然後把這伊闕關內的守軍全部斬盡殺絕!不留活口!到時候,說不定就不用攻打雒陽堅城了!
要是最終的死者裡面真有天子,也已經死無對證,我們就說是董承被滅之前,試圖挾天子以威逼我們讓出一條路、讓他退回雒陽。交戰之中,董承殺害了被他劫持的天子!反正都死光了死無對證,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袁術聽得太陽穴上青筋暴跳,內心不停嘶吼:我也不想這樣的!這都是你劉協非要不按常理用計,非要假裝綁了董承證明你沒有被挾,把我逼上絕路,我才不得不全部滅口!
這樣一番心理建設之後,袁術才算是同意了楊弘的計策。
他真是被皇帝的臨時亂招逼到這一步的!
之前劉協被董卓挾,被李傕挾,他從來沒有說綁了董卓綁了李傕向天下諸侯證明他沒有被挾!
偏偏這一次卻不按常理用了!這種突發變故,袁術的智商怎麼想得到?
是皇帝逼他走到這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