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陣竄天猴淒厲的怪叫尖嘯、箭矢紮在面板上後火藥燃氣爆開,象群徹底崩潰,一如幾年前南中戰役時哀牢夷的遭遇。
要怪,也只能怪範熊沒文化,不懂戰史不看同行時事,在隔了一個州的另一個戰場上,三四年前發生過的事情,他居然都沒有聽聞。
林邑猴子的訊息實在是太閉塞了。
偏偏這時候,交州軍的後隊也已經衝殺上前,原本是要跟在大象後面壯膽撿便宜的,象群一亂,士燮的交州兵也瞬間大亂。
尤其是軍中那些本地青壯臨時抓壯丁的農兵,本來就是看在府君兵威壯盛、又有巨獸助陣,趙雲估計要完,才站在強者一邊。他們心中也知道士燮背叛朝廷逼死王朗不會有好下場的,這下趁機臨陣倒戈。
數以千計甚至近萬的交州壯丁農兵一鬨而散,沒頭蒼蠅一樣漫山遍野逃得到處都是。不小心一頭往趙雲的軍陣撞過來的,不是跪地投降,就是被趙雲的部隊的如蝟槍林逼得回身返殺。
負責帶領農兵部隊計程車燮幼子士頌還想約束部下,結果被亂兵直接衝倒、踐踏殺害。
中央的交州兵正規軍表現比農兵好一些,不過也只是多撐了不到一刻鐘。隨著被大亂後退的戰象在人群裡踩出十幾條血路、不得不忍痛堆人命砍殺己方亂了的戰象後,士兵們計程車氣也已經跌落到了谷底。
高順帶著昆明夷蠻兵反攻掩殺,輕易擊潰了交州兵正面。
趙雲下令兩翼出擊掩殺、並且還親自帶著漢軍中僅有的騎兵部隊,開始繞後切菜。
此番攻打交趾,趙雲還是帶了一點騎兵的,規模不大,只有兩千人,主要也是運輸後勤困難,騎兵要翻過諒山隘口不容易。
不過別看只有兩千人,這也是交州戰場上僅有的騎兵部隊了,士燮那邊是完全沒有成建制騎兵的,只有軍官有馬匹。
因為戰馬容易被大象驚嚇,所以在象群沒有被徹底擊潰之前,趙雲是不會讓騎兵上的。現在才時機剛剛好。
“步軍兩翼掩殺士燮的交州兵,騎兵隨我大迂迴,直搗林邑軍左翼!保持距離騎射騷擾即可!沒有我的命令不許衝殺!”
趙雲帶著騎兵隊,一邊前進一邊用旗號打出騎射戰術的命令,用類似於帕提亞戰術的打法兜圈子放風箏。
很顯然,他也是因為看到那些林邑兵全部上身赤身作戰,所以對弓箭的殺傷力預期非常有信心。
叫你們怕熱!衣服都不穿,這下知道遇到北方弓騎兵放風箏的痛苦了吧。
還真別說,隨著趙雲的逼近,兩翼本就已經惴惴不安想要出工不出力的林邑國士兵們,很快就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些人還真一輩子沒跟成建制地騎兵部隊打仗過,完全沒有應對的戰術。林邑動輒四十度的高溫天氣,也讓這些人習慣了一輩子不穿衣服,他們的環境註定了弩沒法使用、其他遠端武器也不追求動能和射程,就指望淬毒提供主要殺傷。
所以,這些林邑士兵的遠端武器簡直五花八門,麻弦的單體弓已經算最不錯的了,更多用的是投擲的梭鏢甚至吹箭,射程比漢軍的騎兵弓都遠遠不如,遇到著甲的漢軍騎兵也無法破甲,自然毒藥也就無從發揮了。
趙雲的少量精銳嫡系部隊,就跟敵人保持五十步左右,兜圈子狂射,不到半刻鐘,就讓已經士氣崩潰的林邑國軍隊一鬨而散。趙雲這才允許近戰,旗幟號令一變,全軍追亡逐北,斬級萬餘——
其實正常情況下殺不了那麼多,因為死了三千人之後其餘基本上就該跪地投降了。但趙雲哪怕敵人投降了也斬,瘋狂屠戮驅趕著這些烏合之眾擠到紅河裡淹死,好多人被迫拿起武器另外奪路逃跑,甚至反抗,然後才被殺死,這才有了這麼多斬獲。
畢竟這些都不是大漢子民,沒什麼好投降不殺的,正好立威。
一天的決戰之後,紅河河水為之盡赤,成了名副其實的紅河。士燮一個弟弟兩個兒子死在亂軍之中,林邑大將範熊也陣亡斃命,士燮還想逃回城裡,結果帶著嫡系部隊突圍到城門口的時候,等來的卻是城頭的亂箭射下。
士燮震驚不已,卻看到城頭的郡丞桓鄰已經換了一面旗幟,大喝辱罵:“士燮!你倒行逆施,殺害王使君,背叛朝廷!人人得而誅之!士幹首級在此!我們城內軍民已經重新反正歸順朝廷了!”
說完,桓鄰把士燮留在城裡負責守家的那個兒子士乾的人頭,從城樓上丟下來,原來,他已經和城裡的幾個中層軍官商量好徹底掌握了局面。
士燮看著最後一個兒子也死了,手腳冰涼麻痺,一時呆立當場忘了閃避,又被城頭射下來的弓箭射中兩箭,慘叫落馬。
背後趙雲高順已經殺散了外圍敵軍,團團圍裹上來,斬了士燮首級,平定眾軍。
戰後清點人數,士燮的四弟五子,只有兩個弟弟分別擔任九真郡和合浦郡太守,暫時還沒死,另外兩個弟弟死了,五個兒子全部死光了。
趙雲進城之後,下令搜捕士燮全家,把士燮所有的孫子也都抓起來斬首,並且確認王朗果然是死了,就把士燮子孫的人頭全部供了祭奠王朗——士燮之前對外宣傳王朗沒死,不過是為了穩定軍心、對外欺騙暫時減輕自己的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