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啊,我從前好像沒跟你說過我這一脈道統?”
“對啊,哥哥你沒說過。”
雪落做出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挺著胸脯,正襟危坐。
趁著今日談興不錯,周迅又對雪落普及常識。
“此世仙人道統大約有三處根源,一處來自上古神人下凡所傳,包括五方上帝都有道統傳承,軒轅黃帝便是得九天玄女之法,得以長生;其二,便是先秦時期,許多方士研習長生導引之術,外丹法門便是那是興盛,而今許多海外散仙就是先秦方士之道統;其三,就是老君出世,道門以此興起。”
“古仙修行之理念,與而今大有不同,去處也不同。軒轅之時,仙人多飛昇五方上帝各自所造仙界,而非如今的紫霄仙域。”
“我這一脈道法論及根源,還在老君之前,可以算是糅合先秦方士與上古水仙,又吸納一部分老君之學說,經數十位先輩修繕,到我這一輩補全。不過論及理念,還是更貼近上古水仙,以後飛昇,可以選擇去往五方上帝所在或者紫霄仙域。”
“以後別人問起,你大可自稱古水仙道統,面上也光彩些。”
這話當然是託詞,然而經周迅過手一次,假的也做成了真的,就是拿給法海看,也沒什麼破綻。
那邊法海其實很在認真聽著。
他與周迅相交三年,其實不曾問過周迅的師門傳承。
平時見過周迅出手幾次,也只覺得周迅一身道法不似當今,頗類古仙,今日一聽,倒是映證了法海往日想法。
周迅又想起一事,問法海。
“我這次來半步多,是為了等一位同道,他是一位帶髮修行的在家居士,頗精通佛法,法海你來時可是見著了?”
法海笑著回答:
“可是那邊開法會的菩薩嗎?自是見著了,貧僧還聽他講了會兒經。”
“凡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能稱為賢位菩薩,不管修為高低與否。以你之間,這位古月菩薩,距離證入初地菩薩果,還有多遠?”
這種事情,還得內行人來看。
法海果真想了好一會兒,才微微皺著眉頭。
“不好說啊!”
“初地菩薩已經屬於聖位菩薩,是佛的初級階段,在無佛世界有資格顯示稱佛,其實和佛屬於同一境界,只是階段不同。佛就是圓滿的菩薩叫法。”
“這位古月居士,論佛法其實差得還有一截,論法力神通等閒初地菩薩也不見得高過他。要是看菩提心,發願普度眾生,他做的還不夠,遠遠不夠……其實距離證果差距還不小。”
“……但是自從禪宗出現之後,最重頓悟開示,一朝成佛也是有的——其實禪宗那些頓悟成佛的,大多都是證得了初地,二地菩薩,當然這也能算成佛。”
法海總結道。
“所以,很不好說,這位居士沒下一刻就頓悟,一下子證入初地,二地,都可能。”
周迅還要再說什麼,就笑著改口:
“真是不經說,這才提到他,就過來了。果然靈感廣大,古月大菩薩來啦!”
竹杖麻鞋的古月閉著眼睛,正從門外走進來,不客氣地就坐在一邊。
“不是我靈感廣大,而是我和你約定的時刻到了。咱們也該去找我家那孩子了,你們公府還不知怎麼苛待她呢!”
“可憐我那琉璃孩兒,平生未曾吃過多少苦頭……”
古月似乎心情不錯,竟然開起玩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