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出身世家,見識再廣,總不能初次上手,便能無師自通?這政務,哪一樣不是要三五年熟悉才能得心應手?”
心下暗暗發笑,這些個屬官各自等著看笑話。
他們不是第一回這麼幹了,每次新上任的縣令,尤其是科舉出身的進士縣令,總是要蹉跎一年半載,才能慢慢掌握縣中大局。
畢竟誰也不是天生就懂這些,之前沒學過,總是要花時間弄懂的。
丁當一眼就瞧出了他們的心思。
“果然是因我年少,所以才容易被人輕視啊!”
這實屬正常,丁當看起來確實年輕,畢竟才十五歲。
而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就沒有低於二十五的。
“然而,若是年歲長短論,掌權者個個都該是耄耋老人了!”
不過這時他只是把文書放下,熟悉政務要一步步來。
“本官赴任途中,遇到南陽縣逃難的難民,聽聞南陽水患,深為可怖!”
“今日本官正式上任,正巧諸位都在,不如隨本官去安撫流民。”
幾個屬官還有些不情願。
丁鎮元拿出上官的威嚴,淡淡地掃了過去,卻道:
“本官知道這本來不在權責之內,但本官早已應下,幾位就權當為子孫積福了!”
好話說盡,若是連表面上都不服從,那這樣的下屬以後必然得穿小鞋,坐冷板凳。
這只是很簡單的道理。
宋和已經領著人來到了北辰縣。
只是他們還不得進城,只是在城外等候著。
他們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只是收拾些蘆葦搭建簡易的棚屋。
丁鎮元一聲令下,就徵調衙役和民夫,維持秩序,不讓他們亂跑。
又親自帶著屬官,將縣中大戶人家一一踏遍,好說歹說,東家給一點,西家給一點,湊了些舊衣服,還有發黴的米。
當然,藉此機會,丁鎮元其實初步熟悉了城中大戶,對下屬們彼此的性情能力有所瞭解。
大致分為幾類:一是混日子的,敷衍了事,也沒什麼本事,多是年級五十歲以上的老油條;二是有些本事,做事還算負責,多是三十來歲的青壯年;三是沒什麼本事,連表面文章都不做的,指派個任務半天都看不到具體動作的,純屬拖後腿的。
當然根據各自的性情又是另一套劃分。
這一天,大致地搭建了簡單的棚屋,給所有流民按照男女家庭分配了住處,暫且安置了下來。
用這一天的時間,丁鎮元大致地區分出了能用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