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玲很聰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打罵,她便意識到,母親是故意裝出來的。
即便在此之前,她也沒有感到委屈,因為確實是她沒有做好,母親不滿意,打罵她是應該的。這是她與普通孩子最大的不同,她懂事得讓人心疼。
但是母親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艾玲大概猜到了一些,那就是母親想求死,她是在逼她離開。
至於母親為什麼要求死,艾玲不清楚,但她知道,很可能與她有關。
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化母親,讓她放棄這種想法,可事到如今,母親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艾玲開始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呢?就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吧?死了之後,所有的都失去了意義,哪怕造福了後代,被人銘記,那又怎麼樣呢?對於死者來說,這些沒有意義,因為他死了,他感受不到任何事物了。
艾玲忽然也想死了,她覺得自己活著沒有意義,對於數十億人口來說,她只是個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塵埃罷了,她死了,又有誰在乎呢?哦,其實也無所謂吧,即便被在乎又能怎麼樣?那時候她死了,哪怕全宇宙為她爆炸都跟她沒關係。
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過程,不要在意結果如何。
聽上去是不是還挺有道理的?嗯?全世界有多少人是在享受過程的呢?艾玲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想死,這種狗屁又雞肋的話在心靈雞湯裡很常見,對她沒半點實質性的用處。
人為了活下去,真是什麼勵志的理由大道理都編得出來啊,而最終,也就是早點死跟晚點死的區別,可笑至極。
之所以不想早死,只是因為本能地怕死吧?只是因為還不夠絕望吧?只是因為沉迷於追求世界上所謂虛幻的美好吧?
是的,只要是死後就消失感受不到的東西,不論是現實存在的或是不存在的,艾玲都認為是虛幻的。
只有死亡才是真實永恆的!
她的思維在母親死亡的刺激下突然就跳脫了正常人的範疇,如同一株急速瘋長中的變異幼苗――世俗的觀念已經束縛不了她了。
有時候太蠢是種悲哀,太聰明也不是件好事。
但此時的艾玲年齡還太小,這些可怕的想法雖然在她腦海形成,但只是雛形,並非根深蒂固。
一天後,周玉玲的父母舉辦了喪事,哭得泣不成聲,艾玲卻沒有流一滴眼淚。
又過了幾日,周玉玲的屍體被送去火化,燒好的骨灰被存放在了她生前居住的房間裡。
當天夜裡,艾玲偷偷溜進周玉玲的房間,將她的骨灰混著飲用水全部喝了下去。
做完這一步,她便知道,母親已經永遠和她在一起了。
但是她還不能死,因為她還有個願望,想感受一下來自父親的愛。
艾玲十四歲那年,她遇到了一個傾心的男人。
這個男人有三十多歲,初見時,他在街上賣冰糖葫蘆,看到艾玲孤零零地從他身邊經過,他便把一串糖葫蘆送給了她。
就很奇怪,世上真的會有無緣無故的愛嗎?
但不可否認的是,艾玲對這個男人產生了好感,也許是她等得太著急了,所以當場就用文字表示要認他做爸爸,想要愛。
男人欣然同意,此後的每一天,艾玲都會來這裡免費拿到一串甜滋滋酸溜溜的糖葫蘆。
然而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這個男人早就盯上了艾玲,他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年紀小又漂亮的女孩,加上艾玲還是個聾啞人,這就更讓他垂涎三尺了。
如果說艾玲是看破生命的墮落天使,那麼這個男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惡魔。
艾玲雖然聰明,但依然不懂人性的險惡,依然有著女孩的天真,很快,她就被男人以給予愛為由誘騙到了家裡。
鎖上門遮上窗簾後,男人露出了真面目,他扒光艾玲的衣服,把她抱到床上,急躁地脫下褲子,撲過去就強姦了她。
艾玲痛得眼淚直落,她茫然地看著男人這張忽上忽下的臉,似乎想知道答案。
事後,男人用文字解釋說,我與你沒有血緣關係,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愛,即便是有血緣關係的愛,也是由兩個無血緣關係的人透過這種運動後才誕生的,所以我這是最原始最真實的愛。你的父親曾經也是趴在你母親身上才有了你。
原來愛是這麼噁心的東西。艾玲想。
男人為了讓艾玲相信自己的說法沒錯,沒過多久,他又叫來了五個朋友對她**。
艾玲在他們的壓制下毫無反抗能力,她哭得死去活來,拼命地搖頭表示“不想要了”,可那些男人還是不肯放過她,把她當成一件發洩的玩具翻來覆去……艾玲昏迷後,他們甚至把她綁去了省外從事某種小卡片的服務工作。
等到警方救出失蹤的艾玲時,她已經經歷了無數遍的“愛”之摧殘。
後來呢?
艾玲忽然又不想死了,因為她找到了活著的第四種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