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日星系,常有生物學家站出來嘲笑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們,將他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努力,和更重要的、許多計算機專家都甘願捨棄性命來實現的終極目標——創造真正的人造智慧,貶得一文不值。
在部分生物學家看來:
人造智慧有那麼難?人造智慧拆開來說不就是人造的智慧嗎?那我隨便克隆一個人,抑或是一隻貓、一隻狗,不就是創造出一個擁有完整智慧的人造智慧啦!這種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居然也能申請到那麼多經費?這,這,我要報警。我一定要報警!
而不管對方是否在明知故問,乃至就是在譁眾取寵,也總有計算機專家情緒激動地站出來,歇斯底里地反唇相譏道:
“你,你,你那也叫人造智慧?克隆是創造嗎?你那都不能叫打造,就是山寨!你就是個靠抄襲論文混成專家的學術垃圾——”
並且,暫不說克隆和創造間到底有多大差距,各國諸多公立或私立機構,主要是指能給錢的那些,確讓生物學家們都不免感到憤憤不平。
因為他們基本都認同:
機械人工智慧,比包括克隆生物在內的生化人工智慧,更接近擁有完整智慧的人造智慧這一概念。
儘管目前的機械人工智慧,從作為一個智慧來說,大多有一致命缺陷,就是缺少智慧三要素感知、需求和行動中的需求。
問題是,那些能給錢的,要緊的是給得起錢的機構,真心是想要一個具有完整智慧的人造智慧?
特別是那些有軍方背景的機構!
少有科學家不理解的是,包括不少計算機方面的都不理解的是,讓大小機構幾乎全齊刷刷地站隊到計算機專家這邊的,可不是什麼對計算機專家們欲透過創造智慧來理解智慧和自我反省之崇高理想的贊同,而是機械智慧的廣闊應用前景。
特別是在軍事上的。
那麼,機械人工智慧相比生化人工智慧,到底有什麼優勢,準確說是在戰場上哪裡比較強呢?
第一個優勢,也是最讓貴族們或將軍們感到滿意的一個,就是機械智慧的服從性要遠高於生化智慧。
大概就是因生化智慧製造起來太容易,藍日星系的生物學家們竟少有像計算機學家們那樣好好地研究過生命、研究過智慧,竟比計算機學家還不懂智慧,很多確就沉迷山寨、無法自拔。
這導致大部分生化智慧服從性並不高,一直既不如人類士兵聽話,又不如人類士兵強大。
就算是最強大的生化改造龍獸,就算是對上一個普通的射心境士兵,都不可能贏得太輕鬆。
生化智慧目前看,最大的好處好像就物美價廉,即平均戰力雖遠不如人類士兵、但總歸是遠好於機械智慧,處於一種差強人意、湊合能用的尷尬地步。
要不是容易製造和補充,比人類士兵更容易形成集團化戰力,可以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缺陷,真前景堪憂。
且問題緊跟著就來了。
目前,生化智慧連它們最大的、剩下的、唯一的好處,都漸漸被機械智慧的第二個優勢給逼平。
而機械人工智慧相比生化人工智慧來說的第二個優勢便是:
近年來,隨著高維晶片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學家們驚喜難耐地發現,終於可以用高維晶片來大幅增強機械人工智慧的各項能力了!
機械智慧過去在戰力上之所以大不如生化智慧,原因又有兩個。
一是機械智慧別說模擬四大基本作用力中最強的兩個力——弱力和強力,連第三強的電磁力,都只能干涉、而無法模擬。
核力護盾沒人操縱是無法自動運轉起來的,而生化智慧就有可能模擬出電磁力,還比如生化改造龍獸。
這才讓生化智慧的戰力上限和機械智慧拉開了不小差距。
干涉和模擬是有著質的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