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那工部和戶部的事宜交由他們尚書各自決斷,你現在就負責遷都事宜就行了。”
“皇上……”
“就這麼定了!”梁嘉自然不會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
“遵旨。”鄭葉川鬱悶萬分,要不是現在正在舉行大朝會,他都想開口罵人。
“對了,兵部可有前線戰報?”梁嘉朝著劉忠智問道。
“回皇上,平南伯今日未曾有戰報過來。倒是南方有戰報過來。江南總督趙西梅率領軍隊退到了衡水。趙西梅來報,會誓死守衛衡水。戰報到達京城已經過了三四天,此時衡水城殺死什麼狀況,臣還不知道。”
衡水可是大梁國東南豐饒之地的天然屏障,如果慶王的軍隊過了衡水,東南膏腴之地可就落入手中,大梁國的賦稅系統將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北邊呢?”梁嘉繼續寫問道。
“毛瀚部落十萬大軍一直在進攻景山關,景山關守將暫時沒有戰報送來,估計景山關應該還未失陷。至於青狼部落和毛瀚部落本來就不是一條心,青狼部落的十萬大軍就在關外四處劫掠,未曾叩關。”
“劉愛卿對各地戰事瞭如指掌,真乃國之棟樑。”梁嘉讚許道。
“這是臣的本分。”
“如果大家都能盡到為臣的本分,那我大梁國何至於此。對了,朕準備在理政處設定一個首輔大臣,統領朝政,諸位愛卿覺得如何呢?”
梁嘉話音剛落,下面的大臣立刻鼓譟起來。如果理政處設立首輔大臣,那麼首輔大臣統領朝政,就不會分管具體的事情,豈不是說還要有一個人進入理政處。
理政處制度在大梁國實行兩百多年了,成為理政大臣是大梁國無數讀書人做官的終極目標。所以,有希望成為理政大臣的人目光立刻變得灼熱起來。
劉忠智聽著背後傳來的議論聲,心裡也是矛盾至極。皇上這個改動如果實行了,他成為首輔大臣的機會很大很大,這樣才是真的位極人臣啊。
可是他也能夠清楚地看出來,皇上這一步就是為了分權,往理政處摻沙子,意圖培養屬於皇上的派系,搶回權力。
他很明確知道這一點,想反對,自己捨不得是小,讓一眾大臣對自己不滿甚至離心離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可如果不反對,皇上這摻沙子分權的行為對於他來說可是很危險的訊號。
劉忠智看了一眼葛明軒,發現這老傢伙竟然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難道他也想當理政處首輔大臣?
劉忠智第一次對自己這個合作了十幾年的盟友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
“諸位愛卿,有意見說呀?”
“皇上。臣贊同。”理政處鄭葉川竟然第一個出面。
“臣也贊同。”大理寺卿張仁義也出班贊同。
接下來,有超過二十位大臣出班贊同梁嘉的改革提議,但還是有很多人保持沉默。梁嘉知道,這些人要麼是無所謂,要麼就是劉忠智、葛明軒、徐自平三個人的盟友,領頭的不發話,他們自然也不好發表意見。
“如果其他大臣沒有意見,不反對的話,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皇上,臣反對!”一個聲音突兀般地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