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真有這種心思,怎麼可能,只憑區區五百人,就能殺了他們?
張文博問道:你是說,這件事還有第三方勢力干預?
古教授搖搖頭說:不是第三方勢力,我懷疑乃是武皇,故意為之。
張文博吃驚說道:這如何可能?她就算再昏聵,也萬萬不會如此吧?這樣做,對她有何好處?
你這般想法,又有何證據?
古教授繼續搖頭:沒有確切證據,但從當時她調整了駐守宮門的守將,和調走內衛來看,似乎乃是她有意縱容。
再說,別人沒理由這麼做,想做也不可能成功。
從張氏兄弟的實力來看,說他們想要造反,完全是不可能的;
別說太子尚在,便是武氏門人和太平公主,手掌兵權,就不是張氏兄弟能夠對付的;
就算能夠成功,也萬萬無法坐穩,又何苦如此?
這樣一來,張柬之等人,擔心威脅到李顯的地位,就無法成立。
而李顯更不可能這麼做,他已經是太子了,武皇時日無多,何須出此下策?
如果是他主導,不可能事後對張柬之等人那般對待。
讓有從龍之功的有功之臣,沒一個好下場,萬萬解釋不通。
更加解釋不通的是:如果政變是李顯的意思,武氏門人,就該會被他連根拔起。
不可能還留存諾大實力,留下後患,造成後來的結局。
所以,這件事,並沒有外人想的那麼簡單,我懷疑,裡面有大秘密。
張文博徹底無語了。
這搞歷史的,是不是都這麼執著啊?
幾千年之前,所發生的事情,到現在還惦記著。
怪不得,他腦門上一根頭髮都沒了,是操心太多。
再要多想,頭皮都該掉了。
再大的秘密,也是有時效性的,都過去這麼多年了,還能叫秘密嗎?
事情再大,能有女皇稱帝的秘密大?
於是有些不耐煩的說:該說的我都說了,你要真想去,我不攔著你,如果真的發現了什麼,希望你不要亂說。
古教授連聲保證:不管有沒有發現,都絕不亂說。
萬教授也在一旁急切問道:那我也可以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