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致雨點點頭道:“我之所以對暖月情深意重,就是因為她從不會要求我做任何事情。當初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她的時候,她說她對我會大力支援下去。所以這個傻姑娘,才會讓我念念不忘,心甘情願為她做任何事情。”
“可是你也知道暖月的身世,如果你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蔣叔叔會答應把暖月嫁給你嗎?”
田致雨苦笑,這其實也是他一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不過他並不想跟陸文舒糾纏這個,於是說道:“放心吧,我一定會找到一個合適的身份,讓暖月家人同意這門婚事的,也絕對不會讓暖月受一點委屈。”
陸文舒直直地看著他,想從他臉上看出什麼蛛絲馬跡,但是看了好久,他的表情依舊平淡如水,沒有任何波瀾,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田致雨看她跟暖月差不多大的歲數,說起話來卻一副成熟穩重的樣子,絲毫沒有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活潑和可愛,不像暖月和馮敬楠那樣看起來毫無心機,不由得對她有些疏遠。
不過此時屋子裡清醒的只有他們兩個人,要是不隨便說點什麼,田致雨覺得一是尷尬,二來也有失風度。
於是他問到:“陸姑娘是什麼時候來的餘杭?”
陸文舒道:“過了春節便出發了。當時知道馮哥哥遇難,而楠妹妹又和馮哥哥關係最好,知道她肯定非常傷心,所以便想著過來陪陪她。往年都是初夏時節才來的。”
陸文舒是蜀國公陸省齋的次女,她們家封地位於劍南道,離這裡距離也挺遠,她不遠千里來陪馮敬楠,想來這兩家關係是極好的。
田致雨又想到當朝皇后陸嵐是蜀國公的長女,那麼也就是陸文舒的姐姐了。有個當皇后的姐姐,難怪總是這樣正色莊容。
“對了,田公子是最後一個見到馮哥哥的人,如果楠妹妹問起你她哥哥臨終時侯的事兒,還希望田公子能夠謹慎少言,楠妹妹好不容易恢復了過來,我不想她再過度傷心。”
田致雨點點頭道:“我知道的,放心吧,我會盡量避免跟她談這個的。”
陸文舒點點頭,接著說道:“上次在馮府,文舒問過公子最近讀什麼書,那此管家更好進來,打斷了談話,現在公子可否回答一下文舒呢?”
田致雨不禁感嘆,可才女相處真難啊,為什麼同樣是才女,暖月就不會整天問東問西呢?
他想了想說道:“什麼都會讀一些,《論語》,《孟子》,《史記》,《唐詩》什麼的,姑娘平日裡都喜歡什麼書?”
“我喜歡看韓昌黎先生的文章,不知道公子讀過沒有?”
田致雨道:“讀過,我也挺喜歡他的文章的。”說完心想,這姑娘怎麼跟羅琦一個愛好?他們兩個坐在一起應該有不少共同話題。
“那公子最喜歡韓先生哪篇文章?”陸文舒接著問到。
田致雨想了想,說道:“《師說》,《進學解》這兩篇。”
其實田致雨印象比較深刻的也只有這兩篇,因為中學課本里有。
陸文舒終於不再是一副嚴肅的表情,輕輕笑了笑道:“文舒最喜歡的是他的《原道》,非常認同他裡邊的道理,不知道田公子以為呢?”
這篇文章田致雨正好上次聽羅琦談起過,說得是韓愈復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事情,他記得羅琦說韓愈認為農民種地養活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已經夠辛苦了,再加上佛教和道教兩個,只會更加艱辛。
田致雨道:“我對裡邊的觀點有一部分認同。”
“哦?哪一部分呢?”陸文舒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
田致雨想了想,接著說道:“韓先生認為佛教和道教裡充斥了大量不勞而獲的人,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這一點我是比較認同的。”
“那哪一部分田公子不認同的?”陸文舒接著問到。
“韓先生說,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要消除掉佛教和道教,恢復到古代那種儒家提倡的生活方式,這一點致雨不敢苟同。”田致雨說到。
陸文舒明顯感覺很詫異,連忙說道:“田公子為何不認同這個觀點。”
田致雨道:“在上古時候,耕地少,糧食產量低,但是人口一直在增加,所以需要絕大多數種地,才可以養活整個社會。但是隨著歲月變遷,人的社會活動也越來越複雜,必定會產生多種多樣的社會分類,如果還是要按照最開始那樣,強行把人固定在有限的幾個行業裡,不但不是一種進步,反倒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陸文舒聽得迷迷糊糊,並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務農的人越來越少之後,糧食確實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啊。”
田致雨點點頭道:“所以說,要改變這種局面,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大大提升糧食的產量。試想一下,如果糧食平均產量翻倍,那麼是不是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又或者原先務農的人,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解放出來,去做其他的事情?那麼那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人醉心於自己擅長的事情,比如音樂,比如書法,比如宗教。”
“而且不只是這些,”田致雨看陸文舒陷入了沉思,接著說道:“多出來的糧食還有好多用途,比如釀酒,比如飼養牲畜,那麼社會上酒和肉是不是就會多很多?是不是人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豐富了?”
“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可是這跟儒家提倡的生活也不矛盾啊,”陸文舒道。
“有矛盾的,”田致雨道:“儒家希望的世界,是一個人人都本分生活,人人都循規蹈矩的社會,在那樣的社會里,個人才能被極大限制,任何一方面都很難取得明顯的進步。書籍、音樂和知識被有錢有權的人壟斷,普通百姓只能一輩子奮鬥在最底層,對這個社會是非常不利的。”
陸文舒想了想,覺得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有不少地方可以反駁,接著說道:“可是你的一切理論,都是建立在糧食能大幅增產的前提下,但是糧食增產也非常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