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月城裡喜氣洋洋張燈結綵。
中秋已過,新年尚早,歡喜只是因為一場不大不小的勝利——趙儼將軍率五千武卒解救舍龍部百姓近萬,斬殺賊首晁申、肖豹。
二人兇名赫赫,不止嘯月城,甚至瀚海之中的黎越人也聞之色變,不過他們的威風卻不是因為他們善於摧城拔寨,而是因為瀚海和嘯月城之間本就為數不多的商旅之中,有近五成都慘遭他們的劫掠。
其中甚至不乏他們以行商為業的平浪同胞。
哀牢部以“沙狼”為圖騰,自然也像成群的沙狼一樣遵循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同時對在瀚海之中掙扎求存的生命報以敬畏之心。因此,他們雖然在四處劫掠之時秉承著公平的原則並不會對同胞們格外開恩,但只要獵物肯乖乖地就範,也同樣會一視同仁地放他們一條生路——當然,是在拿走了他們幾乎所有的糧食和水之後,但只要他們的手上沒有沾到的血,六部長老會就必須尊重哀牢人亙古以來的傳統。
歸義部的晁申則沒有那麼仁慈,他率眾劫掠之後往往不會留下任何的活口,更喜歡把受害人都掛在尖樁上任其死於大漠的酷熱和飛沙,美其名曰是對黃天不敬的懲罰——然而瀚海的規矩是眼見方為信,口說不足憑,所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晁申總是會在那些慘無人道的劫案發生之後很是富裕逍遙一陣子,但他依舊可以逍遙法外。
所以也只有晁申和肖豹這樣的人,才會適合這樣一個需要殘害甚至犧牲數千同胞,才有可能功成身退的任務。
現在他們的屍身高掛在嘯月城頭,無論是剛剛逃出生天的舍龍人還是此前擔驚受怕的吳人,均為之額手相慶。
祁玦和祁環是為數不多愁眉苦臉的人,因為他們剛剛接到了陸昭明的密令,除了一些虛與委蛇的客套和或明或暗的威脅之外,還給他們下達了一個簡單卻又危險的任務——陸昭明要城外舍龍人死於非命,是誰無所謂,什麼時候也不要緊,重要的是,要讓人一看就看出來是吳人所為。
他們早前來到這裡就發現自己又上當了,嘯月城哪裡是能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趙儼的管制之嚴格簡直匪夷所思,任何人入城都要登記造冊,出城則必須他親自簽發的手令,否則一律以通敵論處。
而那十餘丈高的城牆和東西兩側的絕壁,即便輕功卓絕的祁玦也只能徒嘆奈何。
他們有些後悔,其實從懇請隨軍出征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後悔了,因為祁玦明顯看到了段之泓眼底的不信任。而之後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許真的如段之泓所說,僅僅是因為他們曾捨命刺殺段懷璋,總之他們被允許一路跟隨來到了這遍地黃沙,連娘們兒的被窩兒裡都滿是沙子的鬼地方。
即便嘯月城只是瀚海的邊緣,可這兒的民風依舊彪悍得令他們咋舌。
比如那些倚門賣笑的姑娘,居然就那麼坦然地在大庭廣眾之下高唱那些粗俗到連祁環都難以啟齒的歌謠,然後只要看到敢與之四目相對的行人,便不管對方是否願意,都先拉進屋子裡再說。
那些客人或是帶著羞憤奪門而出,或是許久之後才一臉滿足地揚長而去。
隨後,姑娘們便會扭動著緊實的腰肢回到大門口,一邊繼續唱那些令人面紅耳赤的歌謠,一邊旁若無人地整理她們鮮紅的肚兜和臃腫的花襖,並有意無意地對來往行人饋贈些白嫩和豐腴。
祁環經歷了一次之後,就不敢再用撩騷的目光去挑逗那些唱歌的姑娘了,祁玦為此很是好奇了一陣子,三番五次的追問之後,祁環才囁嚅著對哥哥說,那些姑娘簡直像是餓綠了眼睛的母狼。
那一次,祁玦笑得差的背過氣去。
他倒是從心眼裡喜歡這個地方,祁環似乎也很享受這裡的粗獷和灑脫,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論是因為陸昭明那一疊疊的銀票還是別的原因,他們此刻都只能按他說的做。
明月高懸,大多人都在溫暖的火炕上愜意地入眠,而祁玦只能在淒涼的風中瑟縮著身體尋找那些落單的黎越人,為此他們還必須小心翼翼地躲過那些守衛,之後在祁環的幫助下順著十餘丈的城牆上下。
夜行衣擋不住大漠寒風嗆進他脆弱的肺葉,他只好強忍著不去咳嗽,在這裡丁點的聲音都可能引來舍龍部的巡夜人,那一句黎越話都不會說的他必定就會引起騷亂——黎越和吳人的矛盾並非一朝一夕,貿然混居一處必然引發騷亂,所以趙儼和寧緗商議之後決定讓他們城外紮營,白天雙方均可以報備出入,宵禁前則必須各自回到居所,否則一經發現立刻緝拿。
祁玦此刻就是羊群裡的那條狼。
好在黎越人嗜酒如命,多有酩酊大醉者等不及回到自己的營房便隨處一趟,沉沉睡去。
祁玦在陰影裡守候了半個時辰,終於有一個漢子一搖三晃地走來,嘴裡還荒腔走板地高唱著黎越的小曲,他顯然已經醉得不成樣子,因為他手裡那個少說五斤裝的羊皮酒壺已經癟了下去,饒是如此他還在不斷試圖從裡面倒出一星半點。
巡夜的舍龍士卒從他身邊經過時停下來說了幾句什麼,那大漢一邊點著頭一邊含混地回答著,說著說著還想伸手去搭巡夜士卒的肩膀,終於他惹惱了對方,被一腳踹到在地,捱了兩刀柄之後像是睡著了一樣在沒有起來。
祁玦躡足潛蹤上前查探,發現這醉漢果然是已經沉沉入夢,於是他扯出百轉情絲,正打算繞上對方的脖子卻猶豫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直接伸手扣住了對方的咽喉,大漢被驚醒,卻發現自己既不能呼吸更不能呼叫——祁玦直視著對方驚恐中摻雜著憤怒的雙眼,繼而擰過對方的臉,然後慢慢舉起右手,一拳猛地揮下,中指指節分毫不差地擊中對方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