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翊唐 > 第二十五章 竊賊疑雲

第二十五章 竊賊疑雲 (第1/2頁)

太和五年,十月乙酉,巳正一刻。

長安,萬年縣,宣陽坊,萬年縣衙。

萬年縣衙所在的宣陽坊位於東市西側,乃是樂遊原北麓,此處地勢平緩,風水極佳,毗鄰繁華僅次於朱雀大街的啟夏門大街,北接平康,與皇城宮牆對角而視,西側相隔一坊,金色的薦福寺塔尖清晰可見。

今日陽光燦然,天高雲闊,預示了一整日的好天氣。巳正時分東市開市,宣陽坊裡已是一片熱鬧,人們心情都不錯。

不過萬年縣令陸興可能不會這麼想。

陸興現在正焦躁地坐在縣衙內堂的交椅上,縣尉何俅和幾名縣衙書吏皆大氣不敢出地立在兩側。

陸興端起茶盞細抿了一小口,因顫抖而灑出來的茶湯透露了他內心的緊張不安。陸興捧著一帛卷看了又看,這帛卷書軸由嶺南檀木所制,通身塗蠟,上飾雙勝紫紋,卷軸兩端皆有金絲纏縛。

在大唐,只有一類帛卷才會有這等制式——聖旨。

“陸公,”縣尉何俅從旁拱手道“聖旨上都說什麼了?”

陸興早就將聖旨所述看得倒背如流,他疲憊不堪地將帛卷遞給何俅“自己看吧……”

何俅慌忙雙手接過,出聲地念起來,周圍書吏也都戰戰兢兢地側耳傾聽

“……如聞近日京城,頻有寇賊。如記三日過後,情節未緩,萬年府縣,防制實難,須假軍司,並左右神策,共為捕察。有諸軍諸使勘驗知情狀,如實是殺人及強盜,罪跡分明,不計贓之多少,聞奏訖牒報本司,便付京兆府決殺。其餘即各牒送本司,令準百姓例之罪科決……其外縣有軍鎮處,亦准此處分。欽此!”

何俅唸完後,心中不禁一沉。而幾名書吏初聽不覺有異,面上仍懵懵懂懂的。

“何尉,聖旨是說讓三日後禁軍相助捕賊?”一名捕賊尉小心地抄著手問道“那是不是可以將縣內不良人收一收?”為了嚴防竊賊,萬年縣不良人大量散落縣轄諸坊,人力已然捉襟見肘,甚至已經影響到了闔縣尋常治安。

“荒唐!”何俅忍不住罵了一句,又稍壓低了些聲音道“聖旨所言,哪兒能光看面上所寫啊?”

“三日之後,再交不出人,禁軍若介入,此事可就不單單是捕盜了……”陸興捏著鼻樑上沿,閉上雙眼,解釋道“此事就是我等捕賊不力,驚擾聖座!這屋子裡誰都沒好果子吃!”

書吏們一聽,皆大驚失色。

陸興手裡輕撫腰間懸有的銀魚袋,自知自己很可能距離脫下這身緋袍銀魚不遠了。他雖然沒抱太大希望,但也問向在場幾人道“那竊賊可有線索了?”

“呃……回陸公,”一名小吏叉手回稟“那人就像是鑽進地縫似的,沒有絲毫進展。”

何俅忙問“長安縣那邊呢?他們也毫無線索?”

小吏連連搖頭。這竊賊主要活動在萬年縣轄境內,但長安縣那邊也偶爾傳出有失竊案發生,手法相類,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或是同一夥人所為。

陸興怫然地揮了揮手,何俅見狀連忙將書吏們遣散,讓他們打起精神,嚴守崗位,繼續從浩繁的諸坊呈報及案牘中搜尋竊賊線索。吏員們本已連軸轉了近兩日,但在頂頭上司面前也都不敢造次,他們在施禮過後,便如潮水般退下返回了前堂。

“可愁死我了,”書吏們走後,陸興急躁地扶著額頭,冬日裡他額前已綴滿了細汗,“之前京兆府都來施壓,命我們十日內破案,捉住竊賊……現在只剩下三天了,今日又有聖旨來催,何等賊寇,怎麼會一點線索都沒?!”

何俅只是垂下頭去,沉默不語。

這案子堪稱太和五年長安城的最大連環竊案,竊賊似乎獨身一人,神出鬼沒,手法極為嫻熟,目標卻毫無規律,上至達官貴戚,下至貴府僕婢、平民百姓,皆曾中招。

萬年縣派出去的不良人四處盯梢都沒有結果,府縣早前已提醒市民避免聚集外出,不給竊賊以可乘之機。無奈闔城百姓置若罔聞,給查案及鎖定兇嫌平白增加了極大難度。而且坊間還傳出各種各樣的傳聞謠言,越傳越離譜,官府也屢禁不止。

陸興本是今歲新上任的萬年縣令,年初時候他從未意料到到了年末竟會是這般境況,麻煩事一件接一件。回想起上任時的意氣風發來,陸興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陸興用指節咚咚地扣著案面,“……昨日午後他們長安縣轄境又出了一樁失火案,廢祆祠被燒了個精光,要我們協助調查。昨晚縣獄又有死囚自戕,今日午後就要押往東市處刑,屆時想壓都壓不住!”他也知道自己在此發牢騷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此說完便將胳膊肘支在長案上,指尖抵著前額,不再言語。

最新小說: 三國:從街亭開始 我是山大王 三國:一紙婚書,岳父竟是呂布 大唐第一莽夫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官居七品:我的縣令生涯 傾城廚妃有點田 大唐第一仵作 神話版大明 大唐:彩禮加倍,反手迎娶長樂 紈絝第一君 醫凰無雙 水銀:伏間的女仵作 明末:我要當皇帝 呂布從一隻麻雀開始的逆轉人生 1635漢風再起 是!女王! 暮禽相與還 朝華碎 關於我穿越大明當皇帝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