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翊唐 > 第一卷 風起西川 第二十九章 一事相求

第一卷 風起西川 第二十九章 一事相求 (第1/2頁)

太和五年,九月庚申,午正。

維州,維川郡,薛城城郭。

維州光復第四日,唐軍治下,原本有些混亂的城內秩序漸趨恢復。物資排程據說由李德裕親掌,自然一絲不苟,由相鄰州城用馱馬運來的糧草輜重,自光復次日便源源不斷。城中從今歲夏季餓死大批遣散守軍以後便陷入斷糧危機,若是唐軍再晚來一月,恐怕難免人食人的慘劇,這下人心方稍安,百姓終於遠離了餓死的風險。

維州州城的東面,是險阻崎嶇的蜀道,北西南三面則隔江便是草木稀疏的岷山苔原。

這日,自從來到維州後便覺呼吸不暢,整日昏昏沉沉的行維州刺史虞藏儉,竟難得地同楊綜一起站到薛城西側城牆之上。若要說原因,西側數百步外,一夜之間紮好的營寨,升入雲霄的炊煙,以及隨風半卷的素白色軍旗便能說明一切。

天氣轉冷,虞藏儉身披毛氈,單手扶額,立在楊綜一側,眯眼望去,身旁武威軍戍卒手持槊矛,在城頭來來往往。

“吐蕃人動作夠快啊。”

遠處,仍有幾隊吐蕃輕騎,手持木叉,向營寨迅速集結,揚起陣陣煙塵。虞藏儉從未上過戰場,面對這局勢,經驗可以說是零。

“楊都尉,您看這吐蕃大概來了多少人?”

“呃……”楊綜目力極好,憑藉他在河曲同吐蕃、回紇劫掠部隊交戰的經驗,片刻後便給出了回答:“回虞刺史,怕是得有千五百人……”

“嘖嘖。”

依照以往大唐同吐蕃交鋒的記錄來看,吐蕃部隊集結往往比唐軍要慢上數日,而今卻這麼快有了反應,只用三日時間便在小小的維州州城外集結好了附近州郡兵卒上千人,足見吐蕃對維州叛降大唐一事的重視程度。

虞藏儉暗暗揣測,論可莽被殺後,悉怛謀在城中遍誅忠於吐蕃的奴兵,盡率守軍奔成都而去。然而出發倉促,恐怕難免有幾個漏網之魚,在城中空虛的空當,逃出維州,向吐蕃南道附近州郡報信。

維州戰略位置於大唐、於吐蕃都極為重要,進可攻,退可守。想必吐蕃人也絕不能容忍在其東南方向抵著一把銳利的匕首,時刻有可能扎入心腹。

“虞刺史,”楊綜嚴肅地朝維州刺史叉了個手,“依您看,要不要趁吐蕃立足未穩,出擊敵軍,先下手為強,或派小股部隊襲擾營寨?”

虞藏儉帶著略有不可思議的神情,深深地看了眼楊綜,直盯得楊綜微微側開臉去。

“楊都尉問虞某軍事?咱倆相識這麼些時日,楊都尉難道不知道,虞某在用兵上幾斤幾兩?”

“呃……不過,”這話說得楊綜一陣尷尬,便索性轉了話題,想恭維幾句,“說到同刺史在維州這些時日,襄宜屬實覺得刺史才能不俗,唐軍入維州才幾日,一切便都井井有條。然而彼時在西川,卻不怎麼聽聞虞刺史名號,倒是李淮深、韋榮他們主事時候多些……”

虞藏儉笑了起來,他想不到向來辭力不佳的楊綜竟然也會夸人。

“我問你,何為為官之道?”

見楊綜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弄得發懵,虞藏儉便自問自答了起來:“為官最重要的是不可鋒芒畢露。如今的官場,誰先出頭,誰必死無疑,自己想出來的法子點子,得將功勞主動讓給上官。楊都尉真以為,李淮深他們能如此受節度使倚重,全靠的是自己的才能?”

虞藏儉說完,頓了頓,接著望向吐蕃營寨。

“不過話說到這兒,李節度臨行前,對虞某說了句話,彼時還一頭霧水,現在虞某才想明白。”

“李節度……所說為何?”

“節度使讓虞某盡心守城,靜候訊息。”

“什麼訊息?”楊綜疑惑不解。

“這才是關鍵,什麼訊息才是‘訊息’?什麼訊息不是‘訊息’?”虞藏儉樂了,“守城都好理解,堅守不出便是。”

“呃……吐蕃人戰力不及唐軍,若是虞刺史有意……襄宜今夜可自領武威軍五百精卒,襲其營寨,一舉潰敵。”

楊綜這話說完,已經有了躍躍欲試的架勢。

“不妥,”虞藏儉搖了搖頭,“維州城防楊都尉也看到了,僅有東西兩門,東城門吐蕃人過不來,西面沒有上萬人根本打不進來,堅如磐石可不是說說而已……不過依虞某看,若是打跑了這批吐蕃人,定還有下一批,楊都尉真以為吐蕃就打算派這麼點人來取維州?”

楊綜一時語塞,虞藏儉神色坦然。

“虞某入仕這麼些年,指揮打仗不行,看風向還是自有一套,” 虞藏儉說完,沉默良久,從口中長出一口氣,竟撥出一口白氣,他順勢拉了拉身上的毛氈,把自己裹得更嚴實些,“李節度說的訊息,想必吐蕃那邊也在等,訊息未到,都不會有所行動;只有訊息到了,方能決定,究竟是打還是不打。”

“呃……刺史的意思是?”

最新小說: 月下不曾等 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 紅樓大名士 大秦,開局鎮殺劍聖至萬古一帝!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 蘇家福女要上天 德意志雄鷹:鋼鐵與魔法 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 劉備請我當謀士 全民國主:我有帝皇模擬器 王爺,王妃她稱帝了! 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王爺兇猛 三國從益州開始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