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墓之前,他還是想先找找看資料。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結束了混亂不堪的戰國,橫掃六合,收盡天下財寶。
他一生征戰,擁有的財富絕對是突破想象的,所以,他死後的這個陵寢,沒有人會不惦記著。
然而,裡面的這個地方即使經歷了幾千年仍舊沒有被破壞,除了歷代統治者對他的尊敬,派兵加以保護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本身定然是有什麼防禦機制的。
徐寧找了很久,關於秦王墓的內部具體情況,至今也沒有一個人完全瞭解,對於這個地方,描述內容最詳細的,就要數太史公所著的《史記》。
“始皇初即位……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徐寧喃喃自語道。
這一段話,簡要地概括了一下秦王墓的情況,秦朝人重視水利,對江河湖海高度尊敬,所以才會用水銀去模擬百川江海,將這千里江山都收納到了其中,讓秦始皇在死後也是能夠繼續統治天下。
以前徐寧讀書時,每次讀到這一段,就讓他感到無比震驚。
裡面的水銀,竟然會如同江河一般,要知道,水銀可是劇毒,有一點下口都會斃命,更何況是一條江河那麼多。
“真不愧是千古的帝王,死後的地宮也是空前絕後的,若真讓你求得了長生藥,恐怕這地球就可以改名為華夏星球了。”
徐寧的話帶著一些調侃的意味。
然而,原先研究這段話的人,都基本把它當一件趣談罷了,畢竟秦王墓的秘密屬於高度機密,以秦始皇的手段,要真有人能洩露出去,恐怕也很快就被掩蓋了。
更何況,太史公所在的年代都距離秦王墓的修建多少年了,所以,那些讀者一開始並沒有會去相信。
直到近代之後,學者們用裝置檢驗出了驪山附近的土壤中確實含有大量水銀,從而推斷出是從墓裡面流出來的,又透過一些成像裝置,終於確認了這件事。
有了這個證據之後,便有人開始在史書中尋找資料,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當年建造秦王墓,前前後後動用了70萬人,30年的時間,如此龐大的工程,很難保證不會有設計圖洩露出去。
所以,太史公的描述,極有可能是完全真實的。
“到底會是個怎麼樣的地下世界呢?”
徐寧疑惑了一會兒,在確認四周沒什麼異常之後,化為原型鑽進了探洞之中。
秦王墓裡,自然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雖然徐寧早有準備,但當他進入墓室的那一刻,還是被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墓穴的頂部有彩繪,內容是關於星空的彩繪內容栩栩如生,就如同天真的掉下來了一般,這種做法倒是十分符合秦始皇霸道的個性。
正所謂星辰燦爛,觸手可得;河川大好,盡踩腳下。
更令徐寧驚訝的是,墓頂的頂壁竟然還畫有八大行星的執行軌跡。
提起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相信每一個接受過科學教育的人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