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一陣地動山搖之音響起,在那古老的重慶府城牆之上發出。
那是由蒙元大軍拉出的火炮,炸在城牆上所發出的轟動。
吞併了金朝,雄霸北方大陸的蒙元帝國,早就不再是當初那個在草原上馳騁的遊牧民族了。
現在的他們,不僅鐵騎雄壯橫掃沙場,軍事實力與先進的火器,更是躋身於這個時代的前列,即使是那以奇巧工匠著稱的南宋朝廷,論軍事火器實力,恐怕也沒有這蒙元火炮要來的厲害。
“不好,是火炮攻城!”
“師妹,城外的蒙古人連大炮都拉來了,這重慶府恐怕是保不住了,咱們還是趕緊回襄陽吧!”
本來在旁邊沉穩站立,氣息厚重的武敦儒,這下也沉不住氣了。
這蒙古大炮的威力,他們早在之前便在襄陽見識過了。
那已經不是人力和武林高手能抵擋住的武器,即使是像他們師父郭靖,降龍十八掌大成的天下五絕,真捱上了那一記大炮,估計也得當場飲恨!
一炮下去,煙火熏天,摧城破山,不過等閒!
幸虧襄陽城自古便是前線要塞,城牆深厚易守難攻,再加上大後方的南宋朝廷傾盡全力不停援助物資,城內將士軍民拋頭顱灑熱血死戰之下,這才艱難的保住孤城未失。
如此種種但凡有一條失誤,這雄關孤城,恐怕早就出了意外,陷落於那塞外鐵蹄之下了。
但饒是如此,襄陽城的兵力經過數次大小戰役消耗,也再難堅持,要不然郭靖也不會派遣郭襄和兩個親近弟子來這川蜀之地求援。
實為求援,但其實就是想要支開這兩個弟子和小女兒,以免他們遭受到城破家亡之災。
郭靖到了如今地步,也已經看清楚了現實,他對於守住襄陽,早就不報以希望了。
“兩位師兄勿要多言。”
“此時即使回到襄陽,也不過是另換一處戰場罷了,現如今這中原大地前線之上,哪裡不是戰火連天,民不聊生之相?”
“如今就連這川蜀之地,都被元庭如此猛烈的進攻,我們回不回到襄陽城內,又有什麼區別?一人之力,綿薄至極,即使回到襄陽對於大局亦無多少用處。”
“重慶府如今正值戰局焦灼千鈞一髮之際,我等既然來了,那就要在這重慶府內盡一份力,共同抵禦外來賊寇,如此方不負家父教導,方不負百姓所期。”
唰!
不同於旁邊兩個師兄,黃衣郭襄只是微微思索後,便毫不猶豫的拔出了手中的寒鐵長劍,藉著那劍上的森森鋒芒,不假思索的對著兩個師兄開口說道。
郭襄對比兩個已至中年的師兄,雖然顯得年輕一些,但也過了雙十年華,不再是曾經那名天真爛漫的少女,現如今的她,是集父母武學於一身的大成高手,論實力甚至比兩位師兄都要高上一籌。
在父親的耳燻目染下,二十九歲的郭襄,性格早就已經堅韌無比。
她是傾慕於楊過,但那年少慕艾現如今在這國家危難當頭之際,早就被其拋卻到了腦後。
自十六歲出遊,遍歷天下苦求未果的郭襄,她又怎能不知楊過是在刻意躲著她。
整整十年的遊歷,讓郭襄早就已經看透了楊過心中所想。
現如今的她,距離徹底放下那年少之時的愛戀,也僅僅只差一步。
在襄陽告急,國家危難生死存亡之際,得到訊息的郭襄索性不再繼續執著於楊過的蹤跡,而是毅然北上回到父親郭靖的身邊,與其立於一處,共抗國家外敵。
時至今日,已過三年,襄陽城內郭女俠巾幗不讓鬚眉的名聲,也在這周邊抗元地帶,徹底傳遍開來。
“說得好!”
看到一席話語說的武敦儒、武修文啞口無言沒有話講的黃衣女子,張三丰一身白色道袍,眉目間含著笑意,當即就是一聲讚歎道出。
“不愧是郭靖郭盟主的愛女,郭姑娘能有這一番見解,當不負汝父母之名!”
“以貧道看來,早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爾!”
老道士渾厚的語氣中帶著讚賞,讓旁邊的武敦儒和武修文面子都有些掛不住。
不過好在年過中旬,再加上抗元已久,兩個毛頭小子經過磨練,也終於走向了成熟,因此也不會再和當初一樣,做出什麼浮躁丟臉的事情了。
“前輩謬讚了。”
“此刻元庭攻城,我和兩位師兄就欲上那前線,助這重慶府守軍一臂之力,就不能在這裡繼續陪前輩你閒聊了。”
“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是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修養修養,等待前線捷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