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瞬息而至,五道人影有前有後,落於離山腳下。
風格各異,但光憑周身氣息就能看出,盡是大德大修之士。
有道人一根木簪束髮作冠,眉目之間盡是灑脫。
有老僧身著袈裟,握持九環錫杖,臉色肅穆。
有讀書人手捧書卷,一身正氣浩然;又有女子著輕絲面紗,蓮步婉轉、飄渺若仙。
“太乙宗路遙,見過諸位道友。”
看到眼前淡笑行禮的路遙,上清道沖虛、般若寺了塵、青原書院餘夫子、拜月宮木靜秋俱都回禮道:
“道友客氣。”
幾人互相打了聲招呼。
“阿彌陀佛。”
“路道友,你來的最早,可曾施展神通,觀測過青州如今的局勢。”
寒暄過後,了塵當下便上前一步,直入主題,雙掌合十對著路遙詢問道。
“我越想此事越是感覺不對勁,紫薇道宗數千年道脈,留下的傳承後手數不勝數,怎可能一夕之間便了無音訊,此中內情估計不小。”
待到了塵禪師話音畢落,手握竹簡書卷的餘夫子也隨後跟著說道。
“貧道隨手用望氣之法觀測了下,如今青州境內突然冒出的土地城隍之流,怕是已經遍佈山川大河之間了。”
“一村一廟,一縣一府,俱都是清光庇佑,一觀便是有神明存在。”
聽到二人的話語,路遙當下收起了笑容,露出一絲認真之色,對著眼前的四人緩緩訴出。
“這些情況,來的時候就早有預料,親眼見著,倒也不會有過多驚奇。”
沖虛點了點頭,隨口說道。
“不,道友此言差矣。”
路遙臉色逐漸嚴肅起來。
“若單單只是這樣倒也罷了...”
“關鍵是這些神袛,真稱得上一聲神號,所作所為不可謂不盡忠職守。”
“肅查法紀、予善者獎賞、予惡者討罰、耗費神力、救助重傷平民、以此類公正之舉,在這青州之中,多不勝數。”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這正是最正統的神道尊神。
以此觀之,當年東嶽天庭能夠威臨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此手段,端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