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號明亮科幻的作戰指揮室內!
一排排3D光幕上時實顯示著星辰號附近的各種資料。
3150千米的高空,體型龐大的蒼穹一號衛星,正在依靠剩餘的燃料緊緊跟在星辰號的上空。
為星辰號時實提供附近方圓1000公里的大資料支援。
因為特殊的世界環境,在這個世界3100千米~3200千米的高度範圍內,有一個100公里厚度的微重力區域。
在這個微重力區域中漂浮著許多星辰之晶。
經過幾天的觀察,星辰之晶的特性吸引了陳勝的注意。
這些星辰之晶是太陽燃燒後留下產物,它們居然可以在高空中吸收一點微薄的靈力後,可以放出一種反重力(斥力)的力場,排斥身邊的一切物質。
讓其永遠懸浮於著片微重力區域,而不是墜落大地。
這個發現頓時令陳勝興奮!
反重力技術啊!
這可是一種可以大規模運用於宇宙航行的技術。
有了它!星辰號的飛行高度將不受限制。
若果把它們原理弄清楚,推演出力場技術。
這樣就可以在星辰號上建造一個重力穩定器。
當星辰號進入宇宙時,船上的船員就不會因為失重在飛船中到處漂浮。
而是可以像在陸地上擁有重力,輕鬆生活。
同時還可以透過這一原理,研製出力場發動機,讓飛船不依靠火箭就能脫離星球的重力,暢遊星空。
也可以研製出力場炸彈(重力炸彈),人為製造出一個超強的引力奇點,讓某一位置的重力發生變化,從內部殺傷對手。
還可以研製出立場護盾,彈開敵人的物理攻擊,偏轉敵人的能量攻擊。
如果力場技術再次升級,說不定還能引匯出空間技術。
現在星辰號的空間技術,只是複製、照搬。
只能利用空瞑石製造異次元空間,只能復刻遠古的傳送陣法。
但對於其中的原理卻卻一籌莫展。
就像原始人類,對於火,只知道在雷擊後會誕生,然後不斷的往它身上新增枯木後會讓他持續燃燒,獵物被他烤過後會更香,它在燃燒時還可以為人們提供溫暖。
至於怎麼生火,怎麼更高效率的用火,就需要原始人類用以萬年為單位的時間慢慢摸索總結。
不過這一切都離現在的星辰號太遠了,因為天上的蒼穹一號只是一顆粗糙的偵查衛星。
而不是實驗衛星,並沒有對天上的星辰展開研究工作的能力,目前只能眼饞。